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洛阳系列2 龙门石窟 晚上:丽景门步行到洛邑古城

发表于 2024-06-27 09:43    IP属地:四川

查看 23W | 回复 48
洛阳系列2 龙门石窟 晚上:丽景门步行到洛邑古城
上一贴卡友直接剧透了,龙门石窟是洛阳最有价值的地方,属实,一周下来感觉确实是这样的,博物馆本来应该还有很多精品,作为3线城市的洛阳保不住,所以即使是珍品馆也只能算是比楼下的好的多,比远走他乡的又差一些的级别。只有龙门石窟搬不走嘛。
农历五月十三,关羽磨刀,没下雨,热。
龙门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不是我首选想看的,但是又是必须要看的。麦积山我看过2遍了,莫高窟开放的洞窟太少了,路过了2次都没去,龙门现在排第二,云岗目前排心目中的第一,哪天去把草拔了。
首先说一下我的习惯比较坏,很多攻略我都不会去做的,简单看一下值得去我就先去看一下,好的话我找机会再去第二次,期间才会详细了解内容,如果连基本形式和框架都不足以吸引我,我基本不会去看第二次了。中国有故事的地方太多了,你随便往哪一走都有故事,有就听一下,不知道就算了,要是每个地方都要停下来听个故事,我估计一年都还没出成都市。宗教的很多内容对我也形成不了吸引力,不是因为我是唯物主义者,单纯只是喜欢形式而已。
单刀直入,龙门石窟想拍日出的卢舍那大佛得很早就去,在礼佛台拍远景,无人机据说报备后可以用。
我们由西北服务区进入就直接到了最核心的区域,文字就懒得打了,关于龙门我都是回来以后才收集了一下资料,网上COPY了一些来做介绍吧。
从西北服务区沿着伊河走,今年水是真的少,远观龙门桥,最后我们也是从这个桥回来的,更远那个桥过的河,其实龙门并不算特别长,这一天加上晚上才走了2W步而已。
这个图是上南下北,车头跟随那种示意图,方便从西北服务区进入的游客观看的,
陈毅元帅题字
潜溪寺
洞窟位置: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
建造时间:开凿于盛唐高宗时期
洞窟风格:具有代表性的唐窟
潜溪寺窟顶浅刻着一朵大莲花,寺内供有7尊大像:主尊阿弥驼佛、弟子迦叶与阿难、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和两个护法天王,是唐代较为典型的佛教“西方三圣”造像石窟,也是佛教净土宗尊奉的对象。
潜溪寺造像艺术
潜溪寺中主佛阿弥陀佛完全是一位成熟的女性形象,神情睿智,两眼流露出母性的慈祥与亲切,是一个富于浓郁感情色彩、性格化了的艺术典型。龙门唐代石窟,尤其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佛像造型,世俗化与

==================================END==================================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15款E320L A保加变速箱油更换...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7 09:46    IP属地:四川

宾阳洞,原名叫灵岩寺,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三个洞窟组成。宾阳洞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 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主持开凿的皇家第一窟,用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和进行汉化改革的历史功绩,也是我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明人彭纲就曾在《题龙门石像》中写道:“当时锤凿斫(zhu)民脂,万金不惜穷妖奇”,指的就是该洞窟的开凿。宾阳三洞前后营造时间长达24年,用工80余万人,但是,北魏时期仍然只完成了宾阳中洞,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一直到隋唐时期才相继完成。
北洞
始凿于北魏时期,唐朝初年(公元641-650)完成,主尊为阿弥陀佛,火焰纹背光繁杂而生动。
宾阳北洞正壁主尊佛像呈现出特殊的“剪刀手”手势,这其实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结合双手的姿势来看,高举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无名指与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无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这是一种颇能传达强烈意志的手印。这尊佛像因拇指风化,而食指、中指间隙过大,颇似大家习惯摆出的剪刀手类似,故而被网友戏称为“剪刀手”佛。洞口两侧“龙头”柱础与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柱础造型风格相同。属

==================================END==================================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21款奔驰E300L 6万公里大保养...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7 09:48    IP属地:四川

中洞
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00-523)营造,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深12米,宽10.90米,高9.3米,正壁雕主佛释迦牟尼坐像及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萨。佛、菩萨体态修长,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是北魏晚期风行的“秀骨轻像”的典型代表。地面刻莲花图案装饰,示意莲花宝池。窟顶中间浮雕一朵盛开的大莲花。周围有八身伎乐和两身供养天,加之流苏帷幔构成一莲花宝盖。前壁有维摩诘变相、太子舍身饲虎图,须达那太子施舍图和皇后、皇帝礼佛图 等大型浮雕图像及十神王像。1978年为保护洞窟雕刻拆除砖卷门洞。使鲜为人知的四头四臂、一头四臂护法天重见天日。
中洞的开凿花费了24年时间,其富丽堂皇的景象是龙门众多石窟之冠。主佛释迦牟尼端坐中央,面部修长清秀,面容和蔼慈祥,略带微笑。迦叶、阿难二弟子和文殊、普贤二菩萨侍立左右。迦叶形象老成持重,阿难形象活泼开朗,望之栩栩如生。佛像的衣饰都由北魏早期的袒露右肩和通肩式,变为褒衣博带式,是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在石刻艺术上的反映。洞顶雕有莲花宝盖,周围雕着飘逸脱俗的伎乐天人和供养天人。洞口内壁两侧原本刻有三层大型浮雕,下层是著名的“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构图严谨,雕刻精美,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END==================================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开着3系,挑战世界海拔最高公路...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7 09:50    IP属地:四川

南洞
北魏开凿,隋代完成(公元595-616)。
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润,唇厚,衣纹自然,流畅。改洞造像上续北魏刚健雄伟,下开唐代生动活泼,属于过度时期的风格。
图片不得大于20MB。。。。将就看吧

==================================END==================================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周末别窝在家里,出去浪起来!...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7 09:54    IP属地:四川

手机的5000像素居然就太大了。。。
摩崖三佛龛

==================================END==================================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3款途观L更换火花塞...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7 09:58    IP属地:四川

唐永隆元年为唐高宗、武则天及其诸子所营造之功德窟。因窟内南北两壁雕刻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造像为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二狮子。主佛阿弥陀佛窟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静穆安详,施“无畏印”。窟顶装饰精美的莲花藻井,环绕莲花周围为一则造像题记:“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主佛后壁上方雕刻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姿态不同,神情各异。在洞内南北两壁的壁基雕刻有2名舞伎和10位乐伎,形象传神生动,整个洞窟一派歌舞升平之景象。
洞外南壁上方雕刻一尊观世音造像,左手提净瓶,右手执拂尘,表情温柔含蓄,姿态优美。

==================================END==================================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思皓花仙子一周年用车心得...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7 09:59    IP属地:四川

莲花洞
是龙门石窟内的洞窟之一,公元525—527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得名,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上阳宫观风殿顶部藻井,都是依据此莲花设计而成。
莲花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莲花洞拥有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END==================================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一条平江路 半座姑苏城...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7 10:00    IP属地:四川

龙门,云岗石窟五月都去看了,两个石窟各有惊艳之处。龙门的卢舍那大佛确实令人震撼,无出其右,但其它洞窟没有啥子看头,而云岗有看头的石窟比较多。
[ 本帖最后由 波尔卡 于 2024-6-27 10:31 编辑 ]
 [im g]//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60627/2016062709_29991e185b8f1bf902fdo0ULzSGWISBw.jpg[/im g]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此间乐不思蜀 泰国象岛游...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7 10:07    IP属地:四川

奉先寺
原名“卢舍那大像龛”,俗称九间房,是龙门十寺之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像精美、技艺精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河南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始凿年代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唐咸亨三年(672)开凿,至上元二年(675)竣工。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大龛,也是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9米。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主尊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部高4米,身披袈裟,面容丰满秀丽,双目宁静,嘴角微翘;弟子迦叶严谨持重;阿难温顺虔诚;菩萨端庄矜持;天王戚眉怒目;力士威武刚健。布局得当,雕工精湛,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据后补之有关造像碑记载,“皇后武氏”在雕造此大像龛曾“助脂粉钱二万贯”。
终于来到了核心中的核心,近观的震撼力无以言表,这就是巨大雕塑的力量。当然乐山大佛表示可以一战。
奉先寺据说本来是前寺后窟,寺庙已经荡然无存,大佛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以后依然健在,时间的痕迹让大佛又增加了许多沧桑,我就喜欢看这个。
长的像一个我的同学。
只能说河南做修复的不如做造假的

==================================END==================================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坦克500Hi4-T 自驾7856公里自驾游...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7 10:11    IP属地:四川

相对于北面的完整,我倒是更喜欢南面的破损,我都说了我不是一个正常的观众,我只是按照我的喜好在观赏哈,见笑了。
我不太喜欢河南的修复工作,呵呵

==================================END==================================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雨中登千佛山...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