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汽车质量反馈 >  王庆超:汽车的舒适性将越来越重要!

发表于 2021-11-17 09:14    IP属地:未知

查看 45.6W | 回复 0
王庆超:汽车的舒适性将越来越重要!
王庆超:汽车的舒适性将越来越重要!
作者:王庆超
2021年4月以来,国内某汽车品牌被若干车主投诉座椅舒适性差、存在设计缺陷。为此,该品牌于8月10日起为消费者提供座椅舒适性体验个性化服务。由此想到,汽车以及汽车技术发展了这么年,时至今日为什么舒适性这个最基本诉求都没有得到很的满足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首先,汽车舒适性关联的因素很复杂,有些因素还互相掣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比如增座舱空间,就要加车身的度和宽度,就会增风阻,从而增加油耗能耗。与悬架相关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很难兼得:悬架过软,速稳定性差;悬架过硬,颠簸会很厉害。空气悬架可以手动或自动调节底盘的硬度和度,可以兼顾舒适性和操控性,提通过性、速稳定性、降风阻和油耗,以及方便老人和儿童下车,但是空气悬架的价格和维护费用,可靠性也存在问题。车内静音要增加成本。第,对舒适性的感受和评价存在较的个体差异,本文开始提到的对某品牌汽车座椅的评价就存在这种情况,有些车主对座椅舒适度满意,有些车主则认为座椅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致使颈椎腰椎容易疲劳。个体差异还表现在以下方面:有人对某个频率的振动会很敏感,觉得很舒服,有的人则无感,这可能与个人健康状况和身体的固有频率有关;同身的人对车型头顶空间和腿部空间也会有同的要求;对噪声的敏感度也存在个体差异;等等。现实中个体感受的差异往往成为某些车企搪塞、推脱消费者对舒适性缺陷质疑和投诉的借口。第,在汽车普及初期消费者关注的是汽车的可直观量化的性能(比如发动机排量功率扭矩、变速箱种类和性能、国产还是进口等等)、安全性(比如安全气囊、碰撞测试星级)、油耗、可靠性(故障率)、配置、性价比、实用性(比如座位数、后备箱小)、外观、售后服务,对舒适性的认知和要求都是很,导致车企或或少忽视舒适性的现象。比如对于悬架的减振性能、底盘的质感、底盘的扎实程度没有通俗易懂的明确的量化指标,只有开过很车型的老司机才知晓其中的奥妙和门道,以及优劣和短,广普通消费者无从判断和比较,只能道听途说。比如座椅,有的汽车号称“移动沙发”,很人说坐去有一种“陷”进去的感觉,很舒服,于是一些特别重视舒服的消费者就购买了,他们误以为座椅的舒适性等于乘坐的舒适性,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座椅的舒适性是静态的概念,乘坐的舒适性是座椅的舒适性叠加悬架的舒适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座椅舒服一定乘坐舒服,比如有的车座椅确实舒服,包裹支撑都很,可是车开起来,特别是速时滤振很差,即使是经过微小平的路面颠簸也很明显,让人感到很舒服,原因就是悬架调校欠佳。第,很车企只重视端车的舒适性,在一些车企的观念中似乎觉得中端的车由于成本原因根本无法做到有很的舒适性。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趋于成熟,懂车的“老司机”越来越,消费理念越来越成熟;人们对生活品质以及汽车品质的认知和要求都在逐步提升;对汽车的需求已经限于单纯的代步,的使用场景是旅游、休闲、娱乐。以这些因素都会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汽车的舒适性,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会越来越。我认为目前消费者需求没有得到很满足的领域就是汽车的舒适性和相关服务。舒适性包括两种,一种是可以直观感受和量化比较的,包括:座椅和车内空间(是否舒适宽?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座椅位置和角度是否可调?特别是后排座椅后背角度是否可调?座椅是否有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噪声(包括发动机噪声、路噪、风噪、胎噪、共振噪声等),轮胎的品质(使用噪轮胎可以降胎噪),车内空调是否舒适,车内空气质量,车内采光, 驾驶员和乘员的视野,等等。另一种是可以感受到,但容易量化比较的,主要是悬架的舒适性,悬架的舒适性是由悬架性能决定的,悬架性能与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包括驾驶乐趣)都密切相关。舒适性和操控性是一对矛盾,此消彼,很难兼得,需要减振器和弹簧进行合理匹配,从而达到操控性和舒适性的平衡,这需要车企对悬架进行精心调校才能达成。理想的悬架可以自动调节软硬度以及离度,具有良的支撑和韧性,在速和速时都能有效滤除各种强度和频率的振动,直线行驶、转弯和刹车时底盘都能保持良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使驾驶者感到“底盘扎实”,同时使乘客感到舒适,
既然消费者对于舒适性的需求没有得到很满足,对于车企而言就是商机。我认为提舒适性是提升用户体验、提升产品价值、消费升级、形成差异化优势、提升品牌美誉度的重点领域,尤其是提升悬架的性能。经过期激烈的竞争,同级别车、甚至是同级别车在安全性、可靠性、节能性方面已经相差,在这种情况下,今后车企之间比拼的就剩下舒适性了,舒适性应该同时也可能成为车企之间竞争的主战场。为了解决对舒适性,特别是悬架舒适性感受的个体差异问题,车企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改善和调校服务,而应把这些服务全部推给改装公司。
消费者对于汽车舒适性的质疑和投诉提醒车企,无论当代汽车新科技以及各种配置么令人眼花缭乱,都能忽视消费者对作为移动工具的汽车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尤其是对舒适性的需求。车企应该着力研发提舒适性的科技,比如研发出可靠性比空气悬架的悬架自动调节系统,并努力降成本,同时驾驶者在车内中央控制面板可以实现悬架性能和风格的自主选择和切换。虽然对于舒适性存在个体感受的差异,但是舒适性起码要达到一个基本的水准,而且要尽力达到一个较的水准,让消费者明显感到体验的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发自内心的信任和喜爱,才能最终赢得市场。而且舒适性是端车的专利,所有类型的汽车,包括小型车、商用车等等,都应该力求具备良的舒适性。汽车的舒适性是车企立足的重要基础之一,基础牢动山摇,如果在基础牢固的情况下,追求所谓的消费升级,比如科技、智能、贵、端、个性化、配置,最后结果难免镜花水月、竹篮打水。
我认为中国的汽车消费在未来很一段时间仍将是家用消费为主,而家用汽车要兼顾老人和孩子的特殊需求,要求汽车具有良的舒适性,而且我认为作为家用车,在舒适性与其他性能平衡中,应侧重于舒适性。如果片面迎合小众的口味而牺牲舒适性,也将得偿失。比如偏重于追求驾驶乐趣的是小众,驾驶乐趣包括“人车合一”,加速、刹车、转向都响应灵敏,清晰的路感等等。驾驶者独自驾车时可以尽情追求驾驶乐趣,但是如果座舱里有其他、位乘员时,就要顾及他们的感受。再比如偏重于追求外观的个性、时尚和风格的也属于小众,其实汽车的外观设计只对少数“颜值控”有绝对影响力,对于数消费者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因为么新奇的外形时间久了也会审美疲劳,花瓶终究抵过实用。有些品牌本来具有稳重气舒适的传统,为了追求时尚动感采用溜背设计,但是溜背降了后排座头顶空间,使人感到压抑,结果是损失了舒适性。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如果片面迎合新生代的口味和需求,由于年轻人对品质的需求和认知相对较弱,车企就有可能牺牲舒适性,结果是失去最的用户群体而得偿失。有人认为新生代是消费的生力军,新生代具有新鲜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加追求个性、时尚、前卫的汽车,应该迎合新生代的口味。但是我认为,新生代毕竟只是消费群体的一部分,有关资料显示,我国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占人口总数的30%。年轻人终将组建家庭,终将面对实际的生活,终将会认识到舒适性重要。
当下中国车企正在努力打造中国汽车形象和推进中国汽车品牌向。关于各国汽车的形象或名声公众有致的共识,比如德国车稳重气有质感,美国车粗矿宽排量,英国车贵典雅、讲究血统的延续,法国车设计前卫、浪漫、操控性、底盘扎实,意利车外形豪放、性感、洒脱,日本车省心、省油,韩国车性价比。那么中国汽车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形象呢?物美价廉?关于中国汽车品牌向,我赞成下面的观点:“品牌向并是一定要做端品牌,做品牌最核心的是做产品和体验。做品牌绝是仅仅做传播,品牌宣传推广、打造品牌文化只是辅助手段。”中国汽车没有先发优势,也没有深厚的积淀,又面临激烈竞争,在这种境况下,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在努力发展汽车“新化”,以及独有的科技的同时,在其他基本性能保持在一定水准的基础,应该加侧重于舒适性。我认为中国汽车可以把舒适性作为塑造中国汽车形象和品牌向的突破口之一,着力打造优异的驾乘体验,使之成为标签和特色,而后,产品价值的提升以及“品牌居”才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汽车的舒适性关乎生活品质,良的舒适性是最基础、最广泛、最稳定的市场需求。目前市场主打舒适性,同时又省心、省油、价格适中的家用轿车销量常年居前就是很的证明。未来自动驾驶真正实现以后,汽车将只是移动工具,汽车将成为移动的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空间,汽车的舒适性将越来越重要!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