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湖北论坛 >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历经千年苦难而不灭?感谢科举!

发表于 2017-10-26 20:59    IP属地:浙江

查看 6.7W | 回复 0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历经千年苦难而不灭?感谢科举!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历经苦难而不灭?感谢科举
科举是保护民中华文化传承千年不灭的制度。
世界四大文明古。唯有印度和中华文明传承至今,何也?听楼长分析一下:
古巴比伦、古埃及的文化断裂、灭亡,在于外放的入侵,外族的入侵,断送了古 文明的延续。
印度,没出现过外族入侵对文化对本民族种族及文化的大规模灭,使印度文明能有一个残喘发展的机会,得以延续,但这个文明的延续是自然发展的,历经多年的发展,这个文明也自然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变化,从佛教到印度教的自然发展子发生了文明对接的裂痕。
这个裂痕就在于印度没有保证其文明传承的制度。
而中国则不同,中国的文明传承,在于中国有个叫科举的制度,这个制度让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地保持发展。尽管经历了两次外族入侵的民族毁灭,但中华文明并无被灭,皆因这两外族沿续了中华的科举制度,而让中华文明之火一直延续至今。
自隋汤帝杨广开创科举制以来,中华文明的延续就有了制度的保障。
这个科举制度,要求的是以汉字为载体,中华文化的经书为主要思想,四书五经、孔孟文化为主体,以科取士。
这个制度的出现,让中华民族为出人头地而苦读圣贤书,围绕这个制度,中华民族出现了大量的科举教育先贤,培养了大批中华文化的学者。
正因为这个制度对确立统治制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战胜中华民族的蒙古族、满族也都采用了这个制度,用上汉字文化,让汉字文化得以没有间断的延续,还相当稳定的延续。
正是因为这个制度,中华文化的思想、文字得以传续,以及出现了至今传世的文学、诗词作品。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的蒙古族用的是蒙族文字 ,还能有汉字的传承吗?如果大清还用它的满文,还有汉字的延续吗?
说不定汉字就成了埃及文字以及巴比伦文字的死亡文字,如西夏方块字一样无人认得。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回顾历史 ,应好好地感谢科举制度,这是中华文明延结不断的制度,让中华文明不断辉煌的制度。
自大清尾断了科举之后,中华文化大师级的人物死一个就少一个,至今都找不着了。
笑话科举八股,那是你无知。
感谢科举!感谢杨广!这是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苦难不灭的主要保障。
中华民族应该庆幸,因为有了这个制度而使中华文明千年不灭。
科举,是中华文明历经千年苦难不灭的制度。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15款E320L A保加变速箱油更换...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