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北京论坛 >  朱令铊中毒案(比较长,我慢慢更新,感兴趣的可以先收藏)

发表于 2019-11-18 11:07    IP属地:北京

查看 1401.6W | 回复 127
朱令铊中毒案(比较长,我慢慢更新,感兴趣的可以先收藏)
爱卡币+13
共获得爱卡币
转自:没药花园
2017年,从后台回复的关键词统计,大家最希望我写的前三个案子之一是朱令案。
抱歉,我迟迟没写……拖延的原因之一是,我有点惧怕触碰这类关注度很大、网友情绪激动的案子。如果读者先入为主、主观情绪太强,他们期待读到的就是一篇谴责某凶手、发泄愤怒的文章,而难以接受理性讨论的种种可能性。

这两年几乎在每篇文章后面,都会有催写朱令案的留言。既然答应了,我一直记着这事,现在终于开始了这工作。
我相信朱令的家人也不希望这个案子被人遗忘。

某篇报道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朱明新(朱令母亲)叹道:‘我觉得大家都快撑不下去了。’由于案情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网上关注朱令的人越来越少。朱明新担心又会像前几年时那样,朱令的名字和遭遇再次被人们遗忘。”

重提这个案子,也是希望它能一直被记住。

其次,这个案子的信息很多,虽然网上已经有各种整理版本,但我还是想把案件整理一下,以让一些年轻读者能准确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后,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重新审视这件事。非常多的网友相信孙维就是凶手,但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对我说,他们觉得孙维不像。
我虽然在十几年前也曾花大量时间读这个案子的信息,但我在这次整理资料前并没有任何立场预设。我此刻会从0开始。
暂定为两篇,第一篇是按时间线索进行的对整个案情的回顾;第二篇是对人物关系的解释,以及对孙维嫌疑的详细讨论。
媒体对本案报道的两次高峰是在2006年和2013年,在90年代的报道不多。我基本看全了能找到的所有媒体报道,结合了可以确认身份的相关人士的网络发言,也感谢许多读者提供信息。
朱令的同学中间,孙维和贝志诚两人我用了真名,因为他们的名字已经被太多媒体报道过,用化名反而会引起混淆,但朱令其他的同学都用了化名,以保护其身份。
朱令铊中毒案

1994年12月11日晚上,北京音乐厅的一二九晚会上,朱令独奏了一曲古琴《广陵散》。
2019年,我找到了朱令在25年前演出的这段视频,默默地看完了这个女孩10分钟的演奏。
她身穿白上衣、黑裙、戴眼镜、扎了一个低马尾。对比她其他照片来看,她的身形消瘦了许多。当时她已经被剧烈腹痛折磨了半个月,也已经三天吃不下东西,这消瘦是硬生生饿出来的。
尽管演出时她也在腹痛,却丝毫没有在镜头中表露出来。她从容不迫地走上台,微微一鞠躬,优雅而谦虚。
天知道,当时体内已经中了铊毒的她,是以什么样惊人的意念,完美地完成了10分钟的演出。唯一可以看出端倪的是,她的头顶中央似乎有脱发后的白色头皮,或许因为疼痛,她一直微微含着肩,没有站直身体。
被东方时空节目称为“清华大学最完美女生”的朱令在1994年底和1995年初两次发病送医,后被诊断为铊中毒。虽然保住一条性命,却变得疾病缠身、基本语言能力丧失、双目近乎失明、智力严重受损(仅相当于六七岁)。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一次投毒,两次,还是多次?中毒时间地点范围是什么?什么人可能下毒?
1
家庭

朱令(真名朱令令),于1973年11月24日,出生在北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她的父亲吴承之是温州人,在上海长大,是国家地震局高级工程师 。她的母亲朱明新,是中国远洋公司高级工程师。1959年,她的父母在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读书时相识。
朱令有一个姐姐随父姓,叫吴今。根据网上一篇回忆录,姐姐因出生时五斤重,故取名吴瑾。由于当年她的小学要求每个学生入学时会写自己的名字,所以父母替她改了一个笔划简单的名字“吴今”。
妹妹的名字也跟着从“朱玲玲”改为“朱令令”,意思是比“今”多一点。但家人朋友通常都称她朱令。
姐妹两人都是学霸,且多才多艺。吴今一路从小学保送到高中。她高考是北京崇文区理科状元,北京市前十名,1987年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她会跳芭蕾、弹钢琴,少女时期就能和外国人用英语对答如流。
朱令在光明小学的同学王晓丽回忆中,从那时起已经显示出天资聪颖、有创意、自律。
1986年,13岁的朱令从北京光明小学毕业,进入姐姐曾就读的北京市汇文中学。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教会中学,始建于1871年,重视“全人教育”的传统,培养学生的多才多艺,梁思成、邓力群、年维泗、高洪波等都是校友。

19***,朱令初三那年,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姐姐吴今坠崖身亡。
19***4月的一个周末,吴今和同学去野山坡春游。

据朱家亲友回忆:“回学校时分成了两拨儿,一拨人先走,吴今本来是准备后走的,但她突然想起有事情没做完,要先赶回去,就独自追赶先走的那些人,在追赶的过程中不幸坠崖。事后发现该悬崖非常隐蔽不易发现,现在在该景区她坠崖处,还有警示标志。当时吴今出事后,她的同游的同学均以为她随另外一拨人走,到学校后又以为她回家了,直到上课发现她不在,才知道出事了,那时已经距离出事有三天了。事后公安机关排除了他杀的可能,也没有自杀的理由,事情被定性为意外。”
(来源:《我知道的事情:中国de贵族—-朱玲玲为什么叫朱令?》发表于新浪网2006年1月31日)
姐姐的意外身亡,对正读初三的朱令的打击很大。
据后来帮助朱令确诊铊中毒的同学贝志诚所言,他和朱令在初三时那一年同班,一度是前后桌座位。自从姐姐去世后,本来性格活泼的朱令变得有些内向。
1990至1992年间,朱令依然在汇文中学读高中。据《东方时空》一档节目“朱令的12年”所述,贝志诚和朱令在初中、高中都是校友。
2
大学情况

朱令当年选择报考清华,而不是北大有两种说法:一是她父亲提过,姐姐在北大出的事,所以她回避北大;二是她母亲接受《博客天下》的***提到,北京小孩不到7岁不让上学,朱令本来读大学时就比外地的同学大一两岁,很难接受1990年代初期北大长达一年的学前军训。
1992年9月,19岁的朱令考取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的“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 她所在的“物化2班”是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唯一的本科班。

物化2班最初共29人,包括两名保送生。
不久有一个女生从数学系转入,一年后又有一个女生从水利系转入,人数达到31人,其中20个男生,11个女生。

自外系转入的两个女生(某红和某梅)仍分别住在6号楼和7号楼的原班宿舍。

最初在物化2班的9个女同学分别住在6号楼的三个女生宿舍。

6号楼114室:朱令(北京)、孙维(北京)、刘庆(化名,陕西宝鸡)、周欣(化名,新疆昌吉蒙古族)。

6号楼116室:刘立、高小红、王彩、徐之(皆为化名)。
6号楼123室:李思思(化名)。
再看看朱令所在的114室的情况。由于孙维和朱令都来自北京,又都出生于1973年,感觉比较亲近,刚开始经常一起玩。更巧合的是,两人父亲都在地震局工作。
红衣为孙维,蓝衣墨镜为朱令,大约拍于大一旅游期间
刘庆和周欣出生于1975年。
当时孙维和朱令睡上铺,刘庆和周欣睡下铺。
上铺:孙维
下铺:陕西刘庆

上铺:朱令   
下铺:新疆周欣   
(也有说下铺的位置对调)
据去过114寝室的朱令母亲朱明新回忆,“两张双层架子床靠着两面墙……朱令在床铺上支起了一个小架子,经常参加文艺表演的她会在架子上摆放各种化妆品,例如一支口红。
图源:朱令铊中毒真相调查报告之一 (朱令律师张捷博客)
这间寝室靠窗的位置摆放着一张桌子,朱令有时会把她的水杯放在桌上;进门右手的长桌上摆放着寝室里4位姐妹使用的洗澡篮;朱令的隐形眼镜小盒则放在进门左手的公用架子的最上方。”
(《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载于《博客天下》2013年6月5日)
3
完美女生

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特别被上天优待,似乎做什么都可以轻轻松松成为佼佼者。朱令便是那样的人。

朱令和姐姐一样会弹钢琴。在12岁时,她偶然听到了古琴,觉得很好听。父母替她报了班后,她的琴艺飞涨,到后来和古琴老师就成了切磋关系,老师也不收她学费了。

1992年秋天,朱令进入清华学生乐团民乐队,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小镲和中阮,成为中阮首席,一举成为乐队不可缺少的骨干。

1993年5月,朱令所在的清华民乐队在北京高校民乐汇演,一举囊括了全部一、二等奖。朱令个人参加了很多的独奏和合奏节目,包括清华民乐队的传统曲目《老虎磨牙》。
(《清华女生铊中毒后无望挣扎11年》载于《华夏时报》2006年4月10日)
1993年夏,朱令和民乐队另一队员从昌平军训基地赶回学校,为来访的美国的一个爵士乐团展示了中国传统民乐。军训后,朱令和清华艺术团一起去郑州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包括嵩山少林寺以及嵩阳书院等地。(网友整理)

1994年,朱令获得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
朱令的爱情也收获于在民乐队期间,她的男友是比她大3岁的学长黄成德(化名),《老虎磨牙》这出节目里的“老虎”。
音乐方面的天赋只是朱令的一个方面,她还是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

她的英语好,也在学德语,希望以后去德国留学。尽管她的课外活动比班级里其他人都多,但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也是114室四个人中成绩最好的。
班级里的男生看到一张王菲的杂志封面后,觉得朱令长得像王菲。
她当年的同班同学陈鹏评价朱令,“她的美是自外及内的,是全方位的,迄今为止,我还未曾见过如此完美地优秀的人。”
朱令在1993年下半年,把同宿舍孙维介绍进了清华大学民乐队。孙维以前没有学过乐器,进去后现学的中阮。但她主要还是对派对和其他文艺活动感兴趣,学习中阮并不上心。
一位民乐队负责人在接受《博客天下》***时表示,“在他的印象里,在民乐队,这对室友似乎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亲密。”

1994年夏,孙维捐款几千元人民币给民乐队。
据2005年的《孙维的声明》,孙维在大三(1994年9月开学后)“因为觉得功课紧张,主动退出民乐队”。
4
神秘的失明
1993 年10月1日,国家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在(GA57-93)《极毒物品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58-93《剧毒物品品名表》中,铊盐与氰化物同列A类。

1994年春,一个老师在大二下学期的分析化学课上向物化2班的同学讲述了铊的毒性。
“当时授课的郁老师在讲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时提到,六十年代清华曾有过一次铊中毒事故。当时有个学生在打扫一个闲置很久的通风柜烟道时吸入了少量铊的氧化物,当晚就死亡了。他当时只是提醒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并没有讲任何铊中毒的症状,相信他对之也不甚了解。”
(物化2班同学“倾斜的边” 2006年1月14日发表于天涯论坛)
1994年9月,孙维进入童爱军、李隆弟教授的课题组实习。1994到1995年,童爱军李隆弟进行一个项目研究,“一类新的流体室温磷光法——无保护介质流体室温磷光 李隆弟 赵瑜 童爱军 (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实验的材料里包括铊盐。
   
课题组成员分别是两名教师(李隆弟和童爱军)、三名女研究生(87级女生陈某、88级女生赵某、89级女生朱某);两名本科学生:90级男生吴某、孙维。(来源:《羊城晚报》)
也差不多在这时,孙维自称“因为觉得功课紧张”,退出了民乐队,没有再参与民乐队练习。由于她本来在乐队里的存在感就不强,其他人都没留意到她的离开。
1994年10月,朱令曾出现两次短暂的失明。

王一风(化名,朱令班中质疑孙维的同学)向《羊城晚报》记者讲述了一个细节:清华大学1994年9月开学一个月后,朱令的眼睛突然出现暂时性失明,随后几天视力模糊不清,为此朱令曾到校医院做眼科检查,当时未查出原因,后来慢慢好转。隔了一段时间,又同样发作一次;这回引起了朱令的重视,她特意到清华大学指定医院北医三院的眼科做检查,但专业眼科医生仍然没有查明任何原因。
王一风认为,之前的视力变化,现在分析起来很可能是有人在朱令的隐形眼镜消毒液里面下了毒。
报道没有提到,朱令当时除了眼睛失明外,还有没有疼痛、脱发等其他症状。我们只能推测,哪怕有,也是不明显的,不如眼睛失明一事影响她。
一个热爱运动、身体健康的年轻女孩,眼睛两次突然失明和视力模糊是很反常的,很可能有人对她做了什么。
那她为什么没有其他症状?真的在隐形眼镜盒里下毒吗?
***写过,铊中毒之所以会导致失明,是因为铊随血液循环触及视网膜,损伤视神经。但如果是眼球接触铊的话,眼睛受到刺激,会肿胀、疼痛,隐形眼镜还能戴得住吗?
我也去查了一些铊的论文,想看看如果眼睛碰到铊后究竟是什么症状,但这种案例真的很难找,一般都是口服、吸入、皮肤接触。
最后我在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官网上,在铊页面,看到一句话:
EYE EXPOSURE:
Acute eye exposure is unlikely to result in any local or systemic effects other than mild local irritation.
(眼睛急性接触铊后不会造成局部或系统的影响,只是会带来轻微的局部刺激。)
眼睛直接接触铊不会造成这结果。
所以***的这个观点基本是对的,可以排除她的短暂失明是有人给她的隐形眼镜液盒下铊盐。
那么,朱令双目失明是什么引起?
是有人在1994年10月开始给她投了其他种类的毒药?
是有人在10月以前就给她投小剂量的铊毒,造成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可能导致失明的症状比疼痛更早出现吗?
这些问题先搁置一下,看看更明确的两次铊中毒。
5
第一次中毒
现在普遍认为朱令第一次铊中毒起反应是在她21岁生日那天。

1994年11月24日是朱令生日。朱令父亲去清华大学找她,一是为了取几张北京音乐厅清华大学“一二九”演出的门票,二是为了和她吃饭,替她过个生日。
由于朱令接下来还有排练,她便与父亲在学校附近找个餐馆仓促吃了晚饭。
当吴承之拿着菜单点菜时,“朱令就开始了肚子痛”。
(《朱令事件再起波澜》载于《法制早报》2006年1月23日)
这句话如果准确,则说明,她去赴约前并没有肚子疼,疼痛症状第一次出现。
朱令打算与父亲尽快吃完晚饭便赶回乐团,却因为“肚子疼”,“难受”,“什么也吃不下”。
这次疼痛后她去校医院检查,没查出什么。

到了12月5日,她不仅肚子“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绞痛”,还有腹、腰、四肢关节都在痛,同时大量掉头发。(《新民晚报》)

12月8日开始,她因疼痛无法进食,并掉了许多头发,但距离一二九演出只有三天了,她硬扛了下来。

1994年12月11日,北京音乐厅,朱令作为校民乐团的骨干之一不仅合奏了多个曲目,还独奏了《广陵散》。虽然她已经三天没吃饭,但是她以惊人的毅力、强忍着腹疼完成演出。
在台下观赏演出的母亲是含着眼泪看完的,演出结束后立刻去后台叫朱令回家,但朱令坚持要和同学一起回学校,要为期末考试做准备。当晚她由于疼痛缺席了庆功晚宴。

由此可见,从1994年11月24日第一次肚子剧疼开始,疼痛应当是持续发生且不断加重、扩散的,朱令凭意志一直坚持到12月11日演出,熬了整整18天。
从中可以看出朱令的性格,非常要强,心气高,能忍,顾全大局。
演出一结束,她的意志松懈下来,注意力重新回到自己的感受,于是这疼痛变得不可忍受。
第二天(12月12日),朱令就因为疼得受不了自己回家了。
辗转几家医院后,1994年12月23日,朱令因“腹痛,脱发,关节疼痛待查”为名入住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她当时一头长发已经全部掉光了。(《新闻周刊》2006/1/18)

一个月后,朱令担心学校落下的考试和功课,病情稍有好转,就坚决要求出院。于是,他们在1月23日回家。
到家后疼痛依旧存在,但头发已经长出来了一点,这说明人体自身进入了清除阶段,已慢慢把铊毒排出体外。
6
第二次中毒
大三下学期开学在即。朱令有一大堆计划要实现。孙维在大三上学期退出了民乐团,而朱令也打算在下学期退出民乐团,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她还想着选修计算机和其他课程,选修清华的双学位,并攻读研究生。
(《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载于《博客天下》2013年6月5日)
朱令本来年纪就比许多同学大,又被生病耽误了她的计划,她的心情急躁,闹着要回学校。朱母虽然担心,但没有坚持,让她回去上学了。
1995年2月20日(周一)清华大学开学。

1995年2月20日至3月6日,朱令返校后,两个周末回家住,差不多有8天的时间呆在清华校园内。目前认为的朱令二次中毒就发生在这期间。
那么她在这几天内的活动范围到底如何?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时的朱令由于疼痛,大多数时间呆在宿舍的床上看书,补习因住院缺考的几门课。
朱明新几乎每天下班后都会跑到清华看望女儿,给她送中药、送面包。朱令宿舍给朱明新的印象是“挺乱,水杯随便放在桌子上”。 朱令疼得连下床,去床底拿书都很困难。
(《寻找铊毒,朱令的发病与确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3)
但这期间朱令并非除了宿舍楼完全没有外出。
朱令在电话里跟母亲说:“乐队同学要帮我打饭,我不要他们帮忙,我自己打饭。”
此外,她每天去团委办公室(“乐队同学那里”)用电炉热从家里带过来的瓶装中药。
(《清华女生铊中毒事件调查》载于《新民周刊》2006年1月18日)
朱令去系里总共上了三次课:一次实验课、一次准备补考的答疑课以及一次物化课的补考,其他时间都是整日躺在宿舍床上。
(《清华才女朱令铊中毒案真相调查》载于《法制日报》2006年1月26日)
而当时朱令吃的、喝的是什么?
身体虚弱的朱令,每日早饭是母亲带给她的面包和壮骨粉冲剂,午饭和晚饭都是勉强撑起,买饭菜端回宿舍半躺着吃,口渴时喝的是同宿舍人帮忙打的水。清华大学宿舍管理严格,男生不能自由出入。
(《重访10年前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载于《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月10日)
2005年在孙维的声明发布后,116宿舍的女生高小红(ID:小熊皮埃尔)在2006年1月2日在天涯论坛跟帖说:“朱令94年底第一次发病,寒假之后回学校上学,当时身体看起来在康复中,可以去教室上课,去公共浴室洗澡等等,并非网上传言说的只能在宿舍卧床不起。”
此外,朱令在民乐团的徒弟陈琳,也在1995年开学前的某一天(还在寒假期间)和朱令在清华校园撞见过。可见在2月20日开学前,朱令也去过清华。
当时,“朱令跟她男朋友一起,穿了一件大的羽绒服,带了一顶帽子——可能因为头发都掉光了。陈琳迎面打招呼,问身体好点了吗?朱令回答“好多了”。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朱令。”
(《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载于《博客天下》)
第二次中毒时间
1995年2月20日开学。
她在学校完整度过的前四天是20、21、22、23。
第一个周五2月24,朱令打车回到家中。她回家时还带着实验报告,但并没有写报告的力气。25(周六)、26(周日)她住在家中,“当时感觉她好像被病折磨得轻了一点,可以自己慢慢走路了。”
1995年2月只有28天。
1995年2月27日(周一)回到学校、28日(周二)、3月1日(周三)朱令在学校。
《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提到,3月2日(周四),朱令“已明显感到身体不适”。我相信这篇的时间写错了。再次一次出现疼痛,应当是3月6日那天,这才符合后来看急诊的时间。
第二个周末3月3日(周五),朱令也回家了。3月4(周六)、5日(周日),朱令在家中,可能在周日晚上返回学校。
多家媒体都提到,3月6日(周一)疑似为第二次中毒起反应时间。
她回到学校没过两天,就给母亲打电话说:“又开始疼了,而且这一次比第一次更厉害。”
(《寻找铊毒,朱令的发病与确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3)
“这次是全身都疼,特别是脚,碰到脚指头她都疼得受不了,连被子都不能盖。”
(《华夏时报》2006)
3月7日下午,朱令不得已回家。
回到家的当天晚上,朱令半夜疼的无法忍受,尤其是两只脚,就叫了救护车,先拉到了北医三院看急诊,因为疼又叫救护车去清华校医院,但因为没病床只能回家。
(《清华朱令被投毒案件始末》、《寻找铊毒,朱令的发病与确诊》、《法制早报》2006)
自此,朱令再也没有恢复健康,而是开始了漫漫求医路。
综上,朱令在校内的时间为2月20(周一)、2月21(周二)、2月22(周三)、2月23(周四)、2月27日(周一)、28日(周二)、3月1日(周三)、3月2日(周四)这8天。加上3月3日可能上午才离开学校,3月5日可能晚上已经回到宿舍,都有半天在学校。
而此前提到,在这八天中,她的大部分时间在宿舍床上度过,喝的是宿舍女生帮忙打的水,吃的是父母拿来的面包和自己去学校打的饭。她每天除了出门打饭,还去乐队同学那里加热中药。
如果真的如专家认为的有两次投毒的话,第一次她的活动范围大、且时间久远无法追踪,第二次中毒她的活动范围和时间范围明显小很多。
如果是一次性大剂量投毒的话,她在3月3日上午和3月5日晚上被人投毒的可能性比较高。从我读的那些论文看,大剂量投毒的话,潜伏期不会很长,腹痛症状应当很快出现。
但如果是多次、少量投毒;或者一次投毒,多次接触的话,就说不准了。
7
就诊
1995年3月8日白天,疼痛难忍的朱令前往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急诊科就医,急诊医生推荐了神经内科主任李舜伟。当天朱令回家服药,病症不见缓解。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带她挂李舜伟的专家号。李舜伟告诉朱明新,朱令的症状“太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了”,写下:高度怀疑是轻金属中毒,如铊、铍等,请劳卫所张寿林所长、丁茂柏等教授会诊”。(《新民周刊》)

张寿林当时觉得可能是铊中毒,但病程又不像,因为一般急性铊中毒会短时间爆发,不太可能会从1994年11月持续到现在才变严重,当然他们没有考虑到是持续中毒。他当时提议请朝阳医院查铊含量。

同时清华大学出具证明,朱令在实验中没有接触过铊盐,并表示化学毒品管理严格。

1995年3月11日左右,再看急诊,说话颠三倒四,神志不清。

1995年3月13日,头晕,视物旋转,模糊。

1995年3月14日,双眼不自主上翻。

1995年3月15日,正式入住协和医院时,剧烈疼痛,曾经长出来的头发再次掉光。

1995年3月22日,“朱令吃东西开始呛。这期间,朱令发病一直得不到有力救治,开始出现了神志模糊、对答不切题等反应,又伴有严重的腹痛和脱发症状。”

1995年3月23日,朱令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并做了气胸手术。

1995年3月24日,协和医院在查不出病因的情况下,对朱令采用血浆置换疗法,前后8次,每次均在1000cc以上的换血量。换血对于维持她的生命还是起到作用的,只是令她感染了丙肝。

1995年3月25日,朱令出现吸氧不稳定,幸好守护在侧的父亲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次危情。

1995年3月26日,转入重症监护室,接上呼吸机,当时是按急性散播性脑脊椎炎治疗。

两天以后,朱令陷入长达数个月的深度昏迷症状。

在住院期间,她被要求各种检查,从肾穿刺、脑活组织检查,有些损伤太大,被家属拒绝。但是却一直没有进行金属检测,只是检查过砷中毒,被排除。(《三联生活周刊》2001)
  
1995年3月底,朱令宿舍的一个女同学给吴承之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朱令剩下的面包,我们几个分了吃了。”
“很明显,有人在销毁证据,”吴承之向记者回忆这个细节时强调。
(来源:《法制周报》2006年1月26日)

目前未查明到底是谁打的电话,是孙维、刘庆、周欣之一,或是其他女生冒名室友?
这个电话可以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如果凶手销毁证据,为什么特意通知朱家呢?当时并未查明病因,也无人怀疑是投毒,凶手可以偷偷扔掉面包,事后若有人问起,就说过期或者发霉了即可,为什么还要特意通知一声?所以,不管吃没吃,或许这个打电话的室友只是出于善意,想告诉朱令父母这个面包的结局,算作对他们的安慰:它的归宿不是垃圾桶。
第二种理解:打电话就是凶手,她事先在做铺垫。虽然面包被扔了,但她特意强调大家“分吃”,是为了日后误导大家面包没毒。

1995年4月3日,协和医院举行第一次院外会诊。当时也有专家怀疑中毒,但还是因为第一无接触史(清华此前出具证明),第二进程不像,而排除。
(《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
8
网络远程诊断

这时,贝志诚出场了。他和朱令在初三时坐前后桌,当时在北京大学的力学系读书。照他自己的说法,两人在毕业后联系很少,只偶然碰见过一次。

一、“印象中在她出事前,我只在去清华找朋友玩的时候在路上碰到她一次寒暄了几句”。
二、“大学后完全没见过面,所以朱令第一次中毒也没有去看望过”。
1995年4月初的一个周末,贝志诚从中学同学那里听说朱令的病情,甚至听说可能是“最后一面”了,便相约一起去看望住在ICU的朱令。
他看到那个昔日优秀健康的女孩几乎裸体躺在床上,光头,身上插满各种管子……他很害怕,也很受震动,希望能为她做点什么。
他想到自己有个同学可以接触网络,或许可以把朱令的病情发给全世界医生诊断,便从朱令母亲处得到一份病历书复印件。

1995年4月10日,贝志诚找到能用UNIX上网的同学蔡全清,请他描述朱令病情,在互联网上发电子邮件向全世界的专家求助。

信发出后,很快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回复邮件。

1995年4月10日,前美国海军医生、生物测定学和预防医学助理教授Dr. Steve Cunnion 回信,他是最早诊断为“铊中毒”的专家。

同宿舍一同学编写了一个软件,利用关键词对邮件分类。后发现10天内收到18个国家的专家回信1635封,约30%认定是铊中毒。
(《南方周末》1995年6月9日)

1995年4月25日,朱令的男友黄成德等人从贝志诚那里取回信件,逐一阅读,后写了一封书面报告,提及211封邮件认为:朱令是铊中毒。
1995年4月27日,朱令父母找到了可以检测铊的北京职业病防治所的陈震阳。其实早在1995年4月5日,陈震阳的夫人崔教授就在报纸上看到朱令的怪病,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女孩是铊中毒。她立即找到了朱令的会诊医生,告诉他们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但是,医生告诉她,协和医院已经排除了这个可能,因为协和问过清华,清华非常肯定地说,清华化学系没有铊。既然没有铊,日常生活中人们又接触不到这个东西,就不可能是铊中毒。”
1995年4月28日,朱令父母搜集了皮肤、指甲、此前脱落的长发、血、尿、脑脊髓等样本,送到陈震阳的实验室。
当陈震阳先生看到频谱仪打到尽头时,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体内会有这么多铊? 绝对在1个致死量以上!
(《女友》1995年)
图表来自陈震阳教授的论文《罕见的1例严重铊中毒情况介绍》
朱令的各项铊指标都超出正常范围千百倍。陈震阳判断,这么大的量不可能是误服或者接触,这不是自杀,就是谋杀。由于铊中毒过程极度痛苦、漫长,不可能有人采用这种方式自杀,因此一定是他人投毒。
得到这个信息后,朱令父母当晚就通过朱令舅妈找到时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主管学生工作的薛芳渝教授,提出报案的要求。
薛芳渝教授当即请示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的贺美英和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请示后薛芳渝立即打电话向兼任清华大学派出所副所长的保卫处长报案。
(《新民周刊》2006年1月18日)
1995年4月29日晨,朱令的舅妈又与薛芳渝教授联系,要求立即迁出同宿舍的同学以保护现场,查封朱令在学校的物品,进一步化验。
(《新民周刊》2006年1月18日)
1995年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14处和清华大学派出所受命立案。
在使用解药普鲁士蓝化学剂进行排毒后,一个月后,朱令体内的毒含量基本排除,中毒症状消失。但由于诊断花了太多时间(从住院到确诊花了50天),造成了不可逆的巨大损害:神经系统完全摧毁,终身瘫痪,智力衰退,双目接近失明等严重后遗症。
讽刺的是,朱家后来收到的治疗费账单高达50多万元,但最后真正有用的解药只需4元一支。
9
两起失窃案
1995年4月28日,朱令“铊中毒”的检验结果出来后,朱令父母就通过校方向清华派出所报了案,但由于宿舍内还住了人,校方并未封存宿舍。
理由是:“薛方渝说,不好安排,马上要校庆了,而且他们班女生也安排了五一旅游,不在宿舍,所以,不必封锁现场。”
(朱令舅妈***)
在4月28日至5月7日立案之间这几天,朱令的宿舍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可能就是发生在五一期间。失窃案的报案人是周欣。
宿舍里丢失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当时钱洒了一地,有同学夹在书本里的钱也没丢,唯独少了很多个人用品。
最早的报道是1998年6月《中国律师》:“宿舍未被封存。几天后,一起蹊跷的‘失窃案’便在其宿舍发生,朱令的水杯、中药瓶莫名其妙地丢失了。”
“据当时勘察现场的民警跟我们说,钱撒了一地,其他同学的东西都没丢,唯一不见的是朱令曾经用过的一些洗漱用品。”“朱令用过的不锈钢杯子也被扔到了床下,我们怀疑凶手在消灭投毒证据。”
(《新闻晨报》2006年1月11日)
薛方渝告诉朱令舅妈,孙维后来在打扫卫生时,在她自己的床底下找到了一个不锈钢杯子,“好像是掉床底下去了”。
(朱令舅妈***)
“清华大学一位老师事后告诉吴承之,朱令宿舍其他同学的东西都没丢,唯一缺少了朱令的洗漱用品,还有一个不锈钢杯子滚落在床铺下。”
(《法制早报》2006年1月23日报道《朱令事件再起波澜》,不过这篇中还有其他错误,譬如把孙维被审讯8小时写成发生在1998年8月)
被确认为朱令同学(网络ID:倾斜的边)曾提到:“当时的情况,由于从朱令中毒到公安立案侦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到警方来整理朱令的物品时,发现少了一些东西,主要是化妆品。”
以上这些信息基本是一致的,化妆品和洗漱用品的交集,我个人判断那次丢失的可能是朱令用的面霜、洗面奶、沐浴液一类东西。
不确定98年提到的中药瓶到底有没有丢失。
仅从这次丢失,是无法判断到底是宿舍人所为,还是外来人所为。
此后,公安部门将这些物品封箱后存在化学系办公室,并给了朱家一份物品清单。
但到了1998年12月,朱明新为朱令办理退学手续时,“发现朱令的相机、蜂蜜、咖啡等不见了。”
化学系对此的解释是“系里搬了几次家,也许是装修工人偷的”,并主动赔偿朱家3000元。“由于清华主动赔偿,态度很好,朱家就一直未将此事公开。
(《清华才女铊中毒新现四大疑点》载于《青年周末》2006年4月13日)
我认为第二次偷窃的内容意义不大。因为1995年5月已经明确是有人投铊毒,在朝这个方向侦查,第一次失窃后未被偷走的东西应当早已经经过化验。所以对寻找凶手有意义的,是第一次失窃案中缺少的东西。
第二次偷窃可能真的如清华大学所解释,是有工人占小便宜顺走了一些可吃可用的东西。
10
破案
  
1995年5月7日立案后,学校保卫处和派出所开始了解情况,问询过朱令的同学、室友、系里和民乐团的很多人,其中也包括孙维和贝志诚。但问询到了什么内容,得出了什么结论,从来没有公开。
朱令的父亲吴承之回忆,自己此前根本就没怀疑过孙维。直到1995年夏秋时分,警察找到他的单位领导,问起吴承之在文革时是否与孙维的父亲有过过节。这是第一次让吴承之知道孙维。
(《清华才女铊中毒新现四大疑点》载于《青年周末》2006/4/13)
1995年,这个消息在国内并没有大范围传播。但由于互联网诊断,导致海外的媒体如Fox News,美国的《读者文摘》等都报道过。
1995年12月,《美国医学》杂志刊登文章,报道互联网诊断朱令铊中毒事件,首次提到谋杀说。
U.S.Medicine,“internet Diagnosis: New Link to China”, Vol. 31, No.23-24, Page.3 & 9, December, 1995.
这篇文章中提了一句:“看来,朱令是一次谋杀企图的受害者,目前线索指向一个被抛弃的追求者。”
Zhu Ling, it seems, was the victim of a murder attempt, linked at this point to a jilted suitor.

1996年1月20日,在美国医生罗伯特•芬克在网上提到《美国医学》的那篇文章后,关于朱令案是谋杀未遂的说法就此流传开来。
此案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似乎没有任何进展。

1997年夏天,朱令这一届的本科生即将毕业,所有人都将离校。
4月2日,公安局14处突然找到了实验室里的孙维,对她说“简单了解情况,只是换个地方”后,把她带回公安局讯问,并让她在印有“犯罪嫌疑人”的单子上签字。讯问持续8小时。孙维自称,8小时后公安让她通知家人接走。
(孙维声明2005)

公安在4、5月间还曾找周欣和刘庆了解情况。从2005年的天涯回帖看,这两个室友是站在孙维一边,对孙维的人品和性格做了背书。
此后,公安也再没有找过孙维,此案似乎不了了之。而孙维在声明中称,“反而是我和我家人上百次地催促公安机关尽快依法办案,查明真相,还我清白”。
(孙维的声明2005)
朱令铊中毒案是一起巨大的悲剧。在高智商人群中间,有人出于私利,满怀恶意,利用了朱令的信任,通过精心谋划,想要毁掉这个有如神助的女孩和她的一生。
朱令的才华、青春和生命之美,以及她的抱负和梦想,瞬间陨落。
由于24年没有侦破,留给民间的是众多猜测。而自从贝志诚公开了孙维的名字后,网络上许多人认定孙维就是凶手。
2005年孙维发表自辩声明,多名同班同学(包括两个室友)站出来替她辩护,这些人在网上被网友称为“铊党”。
这世界上,只有凶手最清楚,谁是凶手。
我将在下篇中,从铊中毒的反应、中毒时间、铊的可得性,以及人性和动机,来谈谈我对凶手的看法。
未完待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我一点一点更新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1:30    IP属地:未知

继续啊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关注爱车预防车辆高温...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1:34    IP属地:北京

接上篇,这次更新朱令铊中毒案(破案篇)
发出上一篇 朱令铊中毒案,收到近千条留言(抱歉,每次只能精选100条)。有人告诉我,孙维就是凶手,你的留言中已经有铊党出没;有人说,怎么连你都被贝志诚骗啦?如果他不是凶手,为什么要说那么多谎?一个身在美国的作者坚持把吴今案和朱令案合并一起,认为背后有一个巨大的阴谋团体。
有朋友对我说,他几年前发在知乎上的的一篇文章,在我发了朱令案的当晚,点赞量激增。可见大家在读到上篇后,都在主动寻找这个案子的信息。
这也是我最希望的——兼听则明。

写下去前,我想先声明三点:
(1)我不认为贝志诚是凶手,所以我不会针对他个人发言的漏洞进行分析,包括到底收到几封网络回信,英文信谁写的,他为何在4月一封求助信标题上提到铊,网络求诊到底是他的主意还是朱令父亲的……若我把这些论证一番,恐怕到年底都写不完。据了解他的人说,他平日里说话就有点大嘴巴,可能风格如此吧。
(2)但在贝志诚指控孙维的部分中,确实有一些重要细节是失实的。这部分我会在讨论孙维的嫌疑时指出来。不管孙维是不是凶手,都不应该是基于谎言、谣言得出的结论。

(3)孙维的家庭背景网上介绍很多,百度百科就有。网上还有对孙、贝、朱三家背景的比较。抱歉,有些内容我在这里无法深入讨论。而且,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偏技术的分析。大家对这些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网上找。

(4)朱令的父母是非常值得敬重的知识分子,他们哪怕遭到如此的打击,在***中的谈话一向慎重、客观、克制,从未为了达到诉求,说过任何夸大或不实的话。他们在2013年接受媒体***时也表示,不赞成网友对某些“铊党”成员的网络暴力。
朱令铊中毒案分析

动机
朱令生活在校园中,虽然课外活动丰富,但交友圈还是相对简单。为什么有人会想处心积虑地害她?凶手的动机无非以下几种:
一、嫉妒。我写过一篇,详细阐述了嫉妒(envy)的心理和原理。凶手是女性。嫉妒可以非常隐蔽,只有受害人才能隐约感觉到。
如果你从这世上消失就好了——13岁女孩因嫉妒美貌而肢解闺蜜
二、情杀。作为年轻受欢迎的女性,可能会遇到偏执追求者,对方出于“我得不到的就要毁掉”的心态想残害朱令。凶手是男性。
三、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可能是竞争同一名男性的关注和感情,竞争奖学金,出国机会,民乐团地位等等。
四、社交矛盾。我不认为朱令的性格会和人起当面冲突。但可能朱令无心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伤害了某些心胸狭隘之人的自尊,得罪了某人,让其产生仇恨心理。这种仇恨也可能很隐蔽,旁人甚至受害人都未必察觉。
破案经过
首先,让我们看看在立案后的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1995年:进入怀疑视线
1995年4月28日,当朱令的父母从陈震阳研究院那里得知,朱令很可能被投毒,当天晚上就报案了。
1995年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14处和清华大学派出所立案,当天找到朱令父母做笔录。
立案后,学校保卫处和派出所开始了解情况,问询过朱令的同学、朋友、系里和民乐团的很多人,其中也包括孙维、贝志诚、周欣(新疆室友)、刘庆(陕西室友)等人。

调查之初是全面调查,并没有针对谁。

贝志诚曾在这样写过:
  
“调查之初,没有人怀疑孙维,朱令的同班同学都没有怀疑孙维。而是班上另两个女同学,跟朱令有矛盾,甚至在朱令重病时都坚决不去看望。包括朱令的男友当时怀疑的也是别人。警方把孙维列为嫌疑人,是因为清华大学出具的材料:孙维是唯一接触铊的学生。民乐队,她是朱令的替补。这并非是我造的谣言,这个孙维应该很清楚,被警方问讯时,应该已被告知。”
(贝志诚《关于朱令事件的几点说明》2006年1月3日)

也就是说,当时把孙维从众人中挑选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清华大学证明孙维是“唯一接触铊的学生”。这一点有些奇怪。要知道,此前校方一直声称对化学毒品管理十分严格,本科生不可能接触铊盐,为什么突然提供这样的证明呢?

其实,清华并不是主动提供这样的证明的。

在2013年这个案子又引发关注后,北京公安局曾发布公告称:“在1995年接到清华大学保卫部报案后迅速开展工作,认定有投毒犯罪事实发生,依法立案侦查,组成专家组开展侦查工作并深入调查走访了130余名相关人员,并对北京市经营、使用铊盐的全部100余家单位开展工作。”
(平安北京长微博,2013/5/8)

当时的办案思路是从追查“铊的来源”入手,正是在追查过程中,在石家庄的一家商店发现了清华化学系某课题组购买铊的发票。

这个课题组是:
1994到1995年,童爱军、李隆弟的项目研究,“一类新的流体室温磷光法——无保护介质流体室温磷光李隆弟赵瑜童爱军 (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实验的材料里包括铊盐。
课题组成员分别是两名教师(李隆弟和童爱军)、三名女研究生(87级女生陈某、88级女生赵某、89级女生朱某);两名本科学生:90级男生吴某、孙维。(来源:《羊城晚报》)

而孙维是在1994年9月,也就是朱令第一次出现症状前两个多月,进入该课题组实习。

有了证据,清华大学当然无法否认。但校方为了减少自己的责任,只能尽量把这个范围缩小,以证明“虽然有铊盐,管理还是严格的”。

这符合贝志诚2002年在《朱令案件的一些情况》一文中写过的情况:“我所知道的是朱令被确诊后,清华的校方先是矢口否认有任何学生可以接触到铊的来源(当时的意思是我们清华和朱令中毒没关系),后来在警方调查下,承认只有孙某曾和一名教授做过的一个课题可以合法接触到铊。这里面是否存在学校为了掩盖毒物管理不严,其实很多学生都可以获得铊的事实,导致了误导警方,我就不得而知了。”

要说“孙维是校内唯一有机会接触到铊的学生”这句话显然是不严谨的,至少还有另一个本科生和三个研究生吧。
所以,孙维的嫌疑不单单是(1)可以正当接触铊盐,还在于(2)她是朱令的室友,以及(3)朱令第二次中毒的地点在宿舍,三条线索一相交,她的嫌疑自然是最大的。

(关于这三条线索,下面会详细讨论。现在先按时间线,把当年的调查情况整理清楚。)

警方怀疑孙维,自然要找她的作案动机。

据朱令父亲吴承之回忆,他第一次留意孙维这个名字,是在1995年夏秋的某天。他从地震局单位领导处得知,警方到他的单位调查他和孙维父亲的关系,并问起他在文革时是否与孙维父亲有过过节。但警察并未询问他本人。
(《清华才女铊中毒新现四大疑点》载于《青年周末》2006/4/13)

警方在1995年夏秋时打听两个父亲的关系,应当是还在寻找孙维的动机。或许,他们没在同学中听说孙维和朱令本人的矛盾,尚在寻找充分的动机,才会把目光投到两人的父亲的关系上。

吴承之曾对记者明确表示,他和孙维父亲之间没有过节:“我和孙维父亲曾在一个单位——国家地震局,但不在同一个部门。”“我没接触过(孙维),现在到底长什么样子我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她的父亲。”(凤凰网:《朱令父亲:我们就要真相》2013/5/8)

从这个细节看,警方在1995年就从铊的来源这一头追到了孙维身上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是“唯一嫌疑人”,还不好说。不排除1995年时也存在其他怀疑对象(《美国医学》提到被抛弃的追求者)。他们怀疑的具体名单在1995年时未对朱令父母透露过。
那么,孙维本人在1995年时知道自己被怀疑吗?警方在1995年和她接触过吗?
孙维自己否认。她说自己当时只是和其他同学一样,被找去“了解一些基本情况”,“此后两年公安再没找过”她。(孙维声明2005/12/30)
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贝志诚说孙维未受到惩罚是因为她“爷爷托话,高层干预”。
孙维的爷爷是孙越崎,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参加过五四运动,是中国工矿泰斗、中国能源工业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声望。
但是,如果孙维在1995年不知道自己被怀疑,也压根没被调查,她自然不可能让100多岁的爷爷去求情。而如果她爷爷在1995年没有干涉,此后就没机会了——因为,1995年12月9日,103岁的孙越崎先生去世。
所以,如果要她爷爷托话干涉一事成立,只能是她在2005年声明中说谎了——其实她在1995年爷爷去世前,已经知道自己是唯一或重点嫌疑人,所以才有了她爷爷求情的情节……
孙维和朱令的室友周欣(ID:太阳正暖)对此问题这么说过:
“孙维在年突然被公安叫走之前没有被关押过(除非公安很体贴,就赶到寒暑假或是周末关了,hehe),而孙维的爷爷在年秋天就去世了。那个临死前向领导人求情的事儿实在是,哎,太会编了,活灵活现的。开个玩笑,要是***法外施恩的事儿这么容易就叫咱们知道了,公安可真就是吃白饭的了。”(天涯,2005/12/30 22:22:28)
这段话并不完全对。警方挑周末关押孙维或许不可能,但(1)孙维在1995年暑假期间被警方找去询问甚至关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1995年5月7日立案,过两个月就是暑假。
更可能,(2)警方并未直接接触孙维本人,但孙维家人已经从其他渠道得知她是怀疑对象正被暗中调查,从而出手干预。
为什么(2)非常可能呢?警方去国家地震局悄悄打听两个父亲的关系,既然有人告诉了朱令父亲,那么也很可能会有人告诉孙维父亲。而她父亲通过关系一打听,就会知道女儿涉案正被调查。
1995年10月,也就是立案侦查后的半年,警方曾说过“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解放日报:重访清华铊中毒女生朱令和她的亲友们》2013/5/7)
差不多也在那段时间,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对朱令父母说, “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月11日说的是十年前)
这句话的理解也可以是:(要等)上面批准后,(才能)开始正面交锋。否则只能做周边调查。
贝志诚曾在天涯自称:“公安朋友告诉他”,“1995年底以前,孙维是唯一嫌疑人”;“95年下半年,警方已明确锁定孙维。”(2006年1月3日,他的话先打个折)
普通的刑事案件,为什么隔了“一层窗户纸”需要去捅?为什么需要“上面批准”才能正面交锋?……这些用词,似乎都在暗示他们调查的对象有深厚背景。(虽然并不必然是孙维,因为清华有背景的人应当很多。)
也有人向我假设,警方在1995年主要怀疑的对象不是孙维,而是另一个背景更强大、求爱失败的男性。这种怀疑主要因为《美国医学》在1995年12月提到:证据指向一个被抛弃的追求者。(见上篇)
但目前,除了这篇英文文章提到一句,还没有其他线索指向这样一个嫌疑人的存在,也只能作为较小可能性之一。
1996年:无进展
1996年初,孙维、陕西的刘庆和新疆的周欣一起到海军总医院去看望正在做高压氧舱治疗的朱令。朱明新也在医院。她记得那天,朱令笑的声音格外响亮。这也是朱明新最后一次见到孙维。
(来源:《新民周刊》2006/1/18)
在那时,朱令父母完全没怀疑孙维。李慕成说“有对象”,但没有告诉朱令父母,这个对象是谁。警方在1995年打听过孙维父亲和朱令父亲的关系,但他们也没有往那个方向想太多。
1996年,朱令的父母在为朱令的健康忙碌,以及为寻求答案奔走。

1996年中,朱令离开协和医院,转入其他医院和康复中心。

1996年12月,朱令母亲朱明新终于下定决心和协和医院对簿公堂。

这个官司简单说两句:1997年10月,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中心作出鉴定,认为协和医院在朱令案中没有过失,不属于医疗事故。朱家上诉。2000年,终审裁定非医疗事故,但“协和医院在本次医疗行为上存在一定的不当之处”,判协和医院“补偿”朱令10万元。
那么,为什么1995年还在紧锣密鼓的调查,1996年却什么都没发生呢?
《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月11日的文章又有这么一句话:10年前,清华大学化学系老师传出消息,拟定的侦破行动,因为等待公安局领导批准再次被延期……
1997年:捅破窗户纸
1997夏天,清华大学物化2班这一届即将毕业。眼看这些人毕业后即将各奔东西,朱令父母越来越着急。如果大家都走了,就更没希望破案了。
为了敦促破案,朱令家在1997年3月25日给北京市公安局时任张局长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马上同学就要毕业,很多人将出国留学,希望能抓紧侦破。
这封信应当还是起了作用,因为一年没有动静的案件又有行动了。
信寄出一周后,1997年4月2日,公安局14处以‘简单了解情况,只是换个地方’为由从实验室带走了孙维。孙维自称,“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要她在印有犯罪嫌疑人字样的纸上签名。”(来源:孙维声明2005/12/30)
这显示,经过1995年和1996年的调查,其他怀疑对象都排除了,只剩下孙维。

接着,警方对孙维进行8小时的连续突审。为什么八小时后把她放了?
孙维在2005年的声明自称:
“在经过了8小时的连续突审后,他们通知家人接我回家。我以为公安还会再找我询问一些问题,但是他们从此再没找过我。”
她的话似乎暗示,公安审问后觉得她的回答可信度较高/被她说服,主动放她走,且不再怀疑她了。但从她后面还被扣留毕业证、护照来看,警方并未解除对她的怀疑。
这就有些说不通了。公安肯定得到了高层的批准才会事隔一年突然传唤孙维。但既然人都带回来了,怎么会只审8小时?面对谋杀的罪名,很少有罪犯会在短短8小时内供认不讳,他们至少要让她待够24小时吧。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八小时后孙维父母通过某些途径中止了审讯,带走了她。(尽管家人利用关系救出她,未必能得出结论她是真凶,也可能只是不想她受苦)

无论如何,这一次讯问算是捅破了窗户纸。也是在4月2日以后,朱令父母才开始收到各方的信息,知道了女儿的好友是嫌疑人。

1997年4月9日,清华化学系副系主任薛方渝对朱令父母说:“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有铊盐,多数本科生确实不接触铊盐,但朱令同一宿舍的女生因帮老师搞课题,能够接触并使用铊盐。”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06/1/10)
1997年4月初,北京市公安局一名退休老公安王补专门找到朱明新夫妇,提醒他们作案人应具备的几个条件:(1)在1995年2月20日至3月3日间,能接触到朱令的饮食、起居,能不使朱令察觉投毒;(2)熟知朱令活动规律、生活习惯,掌握投毒的时机和场合;(3)懂得铊盐毒性、毒理;(4)可接触到铊盐;(5)有作案动机;(6)有异常表现。(来源:《新民周刊》2006/1/18)
证明校方管理不严
孙维方在经历了8小时询问后,显然也很焦虑,不管这种焦虑是因为心虚畏罪,还是因为急切的想要“自证清白”。

1997年4月2日审讯,4月4日,孙维方就主动给清华派出所打电话了解情况,并于第二天去信联系。之后给系办、系领导、校办、校保卫处、校派出所、公安14处等相关部门多次去信去电面谈。(来源:孙维声明 2005/12/30)
她自称在4月2日第一次听说,清华大学说她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的学生”,而且“实验室管理非常严格”。那么,她首先就要“挑战”这一个说法,等于站到了清华的对立面。

1997年4月,非清华学生的孙维哥哥多次独自一人在白天工作时间进出清华化学系实验楼,取出一瓶标有骷髅头的有毒试剂,带出实验楼并全程录像。
1997年5月5日,孙维把哥哥拍摄的录像放映给学校领导看,要求学校向公安反映真实情况,说明孙维不是唯一能够接触到铊的学生。
1997年5月6日晨,清华的实验室大整改,要求师生停下工作,把所有药品严格分类管理,有毒试剂上锁,并由保卫处进行了拍摄。(来源:孙维声明2005/12/30)
1997年7月18日,孙维方把孙维哥哥拍摄的录像带和查到的其他师生使用铊的文献交给公安。(来源:孙维声明2005/12/30)
催促侦破

朱令家在得知并怀疑孙维是凶手后,也做出了一些举动。
朱令的舅舅给班上的同学写信,要求他们提供线索,并联系孙维一家。
1997年4月11日,朱令舅舅给孙维父亲打电话要求私下谈谈,声称手里有不利于孙维的证据。孙父拒绝,并将详细通话记录以文字形式递交了公安机关。(来源:孙维声明2005/12/30)
1997年4月、5月,朱令舅舅给孙维家寄了两封信,明指孙维是凶手。孙维称这些信件提到了黑社会,是恐吓信,并把信交给了警方。(来源:孙维声明2005/12/30)
1997年5月,北京大学又发生全国第二起“铊”投毒案件。两名学生因为被同学投毒而铊中毒,和朱令案不同的是,这次投毒者亲自把中毒同学送到医院并承认了投毒事实。因为抢救及时,两人在两周后彻底恢复。

1997年5月20日,朱令家人得知孙维是嫌疑人后,也给国家领导人写了一封信。照吴承之的意思是,写完后没有人告知他们处理结果。

朱令家的人都在为此事奔走,除了舅舅、舅妈,还有朱令外公朱焘谱(朱启明)。他是燕大校友,在校友中间比较有影响力。先后任***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组长、市商业局副局长等职。

《燕大校友通讯》1997年8月第24期刊登了国家领导人对朱令案的呼吁文章,提到“校友朱焘谱同志转交我的关于他外孙女朱令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发生铊中毒事件的详细材料”,并呼吁燕京校友和社会各界友人发起捐助救援活动。
扣押毕业证和护照
  
1997年当窗户纸被捅破后,朱家和孙家都在努力:一方想逃脱惩罚或自证清白,一方希望搜集线索,督促抓紧侦破。
1997年6月30日,清华大学92级举行毕业典礼,缺席的有三人:朱令、孙维和重病休学的班长陈鹏(化名)。孙维在毕业典礼前被化学系领导告知:公安通知学校缓发她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孙维方立刻去问公安局14处,但14处却否认发过这样的通知,表示警方只管破案,学籍管理是学校自己的事。(来源:孙维声明2005/12/30)
1997年7月初,孙维家三人到公安局领取孙维的出国护照,公安局没有发给她。不清楚后来什么时候还给她的。(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月10日的报道)
1997年7至8月,孙维方给清华党委领导写信,要求学校将缓发毕业证书的决定尽快以书面形式通知孙维方并加盖公章(意思是要有人承担责任)。但学校不给毕业证,也不出书面通知,就是拖着。
1997年8月下旬,孙维方和清华校党委、校办及系领导等再次在校招待所见面,据孙维称谈话不欢而散。之后,孙维方坚持要求学校如不发证书就应该给书面通知。(来源:孙维声明2005/12/30)
1997年9月29日,清华大学化学系领导打电话给孙维方,通知孙维第二天去学校领证书。(来源:孙维声明2005/12/30)
1997年12月30日,薛方渝教授探望朱令时,对朱令父母说,毕业证书由他交给孙维了,因为公安局不承认是他们授意不发证书。(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月10日的报道)
由此可见,清华大学虽然一直都急于撇清自己在朱令案中的管理责任,但并未包庇孙维个人,甚至当孙维想要证明清华管理毒品不严时,两者利益是对立的。他们也感受到朱令家属的期待的压力,所以希望扣住孙维毕业证,不让她出国,查清真相。但由于没有证据,也不可能再找到证据,案件似乎进入僵局。最后,经不起孙维方施压,在拖了三个月,还是把毕业证给她了。
薛方渝教授向朱令父母的解释是:“解除对她出国限制的原因为:从目前看孙维有疑点,但认定其犯罪的直接证据尚没拿到。”(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月10日的报道)
综上,当时案件的处境可能是,一没直接证据,二没口供,三在报案晚和干预下,也无望获得前两者。
在署名为朱明新的1997年11月18日发表在UCLA朱令铊中毒远程诊断网上的一封信(原文为英文)中称:“警方一直怀疑身为朱令同宿舍兼同班同学的一位女生是真凶,但他们说少于1%的过硬证据尚属缺乏,比如指纹之类的东西,因为犯罪嫌疑人趁中毒的临床报告出来得太迟,破坏了朱令宿舍的物品。尽管如此,警方仍表示不会放弃并有自信在公开的法庭上给嫌疑人定罪。”
1998年:结案?
2007年,有位政协委员写了提案,要求重新调查此案。2007年9月17日,公安部办公厅在对该提案的复函中写道:
“……由于事发两个月后才报案,证据已经灭失,案件终未侦破。对此,朱令令的家长多次致信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均对此作出批示,要求加强办案力量,尽快办结此案。1997年10月23日……会议认为,公安机关前期做了大量工作,鉴于直接证据不足,案件继续侦查难度大……1998年1月,市公安局将此案办理情况逐级上报……经批准,1998年8月25日,市局文保处结办此案,并妥善答复了当事人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陈章立委员来信反映问题调查情况的复函)
2007年,朱令父亲得知复函后表示诧异,他们一直以为案件还在调查中。
1998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确实约见了朱令家属。但当时并未告知朱家此案已结案,而只是重申了一些事实,譬如:清华大学实验室购买过铊盐,铊盐毒品的使用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登记等。(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月10日的报道)
市局文保处结办此案第二天,1998年8月26日,公安14处对孙维宣布解除对她的嫌疑,“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孙维和朱令中毒有关。(来源:孙维声明2005/12/30)
孙维在2005年的声明中称,那一天,她在市公安局14处领导和主要办案人员都在场的情况下,再次提出要求进行测谎,被立即拒绝,说“没有必要了”。
1995年到1998年这破案最关键的三年,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较量?
当年这案件是公安局14处刑警队李树森主办的。他在2006年时曾对记者说过一段模糊的话:“这件事在调查工作中已有一定结论,从个人来讲,我不愿意回答;从公安民警的纪律来说,我不宜发表意见。领导要求我怎么向媒体说一些事情,我只有照办。”由于公安纪律的要求,他表示只能说抱歉,没办法开口回答问题,“这件事情很敏感,过去那么长时间了……”
(《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月11日)
1998-2005:出国受阻
朱令这一届同学许多毕业后都出国留学。虽然拿到了护照和毕业证书,但孙维的出国之路却受阻了。
网上有真实性不确定的爆料称:“孙维从小学习不错,北京四中毕业,考上清华大学。同时,她的托福成绩非常好,毕业前申请到了国外的奖学金,但是没有办法出国。网络所说的清华大学不让她出国的事情是真实的。在出国没有希望之后,孙维就一直在北京工作,似乎最近才结婚。网络上面说她出国和美国人结婚的事情报道不实。”(来源:jieluzhengxiang 发表于天涯网2006年1月12日)
其他信息也证明,孙维想去美国,但因为朱令案,无法从美国大使馆拿到签证。她辗转做了许多努力,包括去广州的美领馆签证,都不能成功。
此后,孙维便在国内工作,去了诺基亚中国公司任项目经理,后辞职。
一个读者A告诉我,她曾和孙维在2000年时在诺基亚共事,据她所知,孙维可能在1999年已经进入诺基亚工作。这和网上流传的她是2003年进入诺基亚不符合。供参考。
据网上消息,孙维2004年结婚,丈夫是她的高中同学,也是清华校友。
到了2005年12月30日,孙维突然用实名在天涯论坛发表了:
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
帖子至今都在。
2006年1月17日又发了第二篇:《再次声明:要求重新侦查,为“窃听器”错误向网友和公安道歉》。
许多人奇怪,从1997年被调查到2005年,她为何在此时突然发声?
其实,这也和中国那几年网络的普及有关系。虽然1997年捅破窗户纸,但对孙维怀疑的消息还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甚至有一些同班同学都不知情。
读者A称,2000年时和孙维共事时,从没有听说过朱令中毒一事,更不知道孙维和此事有关。
2002年3月,贝志诚首先在新语丝上发表文章《朱令案件的一些情况》,第一次明确指出“孙某”是嫌疑人,把小范围知情的事捅到了网上。
但21世纪初中国的网络可不像现在那么发达,所以此事的影响力依然不大。倒因为美国网络发达,所以自那以后的几年,留学生集中的论坛每年都会有一波讨论。
2002-2005年,网络的突飞猛进,令孙维这个名字和这起案件的知名度越来越广,应当也越来越多影响到了孙维的现实生活,让她周围的朋友都知道了。她不仅出国屡屡受挫,而且在愤怒的网友的攻势下“几乎无法继续生活,即便搬家、换电话仍然不断被骚扰,半夜被打电话、家里半夜被塞进信”,孙维自称想过自杀。(《博客天下》2013/6/5)
2005年11月30日,网友skyoneline在天涯贴出《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此案进一步发酵。
所以在2005年12月19日,孙维会给周欣、刘庆、李思思等人写了一封信:
I'm pretty bad these days. As you probably have (or have not) heard about it, People are discussing about the rumor (basically cursing me) on hundreds of websites in China and the rumor is now wide spread all over my friends & colleagues...In such a case, it's very difficult for me to keep silence anymore.
孙维在这时发表声明,是放手一搏,想为自己赢回声誉。
2005年12月30日22:18,“孙维的声明”发表,紧随其后,或者接下来几天,几位同学跟帖,直接或者间接证明孙维所述属实,或反驳了贝志诚的一些说法。

据讨论中的相互印证,以及陈鹏的回忆,共有31人的物化2班,至少有包括孙维在内的12人参与了这次天涯讨论。
在2006年1月29日,有个自称孙维同班同学的人匿名在新浪网发表文章《我们替孙维辩护的真相(孙维同班同学)》,指出孙维在网上发表声明是一次策划好了的集体行动,并公开了孙维在发表声明前发给好友的“发帖纲要”,指导如何配合回帖。
之后,孙维和那几个女生之间的电子邮件被曝光。贝志诚证明,是有黑客攻入孙维同盟中某人的信箱,获取后交给他的。
我花不少时间读了这些邮件:
1、大部分信件是在互相抱怨、惊叹网民是如何骚扰、人肉她们的,以及互相安慰、打气,表达友情,表示相信孙维之类。
2、有人表示要搜集那些污蔑“她们合谋杀人”的ID的信息。
3、孙维希望别人帮助她查阅文献证明,朱令是一次中毒。
4、孙维讲到朱令家接受了很多媒体***,已经有记者打电话到孙家,孙维做好了要么告他们(没说他们是谁),要么曝光接受***的准备。
5、孙维提到朱令总是回宿舍很晚,有时候夜不归宿。(社团骨干有自己另外的宿舍)
6、当孙维要她们给媒体作更多证时,金亚说,如果是公安调查,她愿意做口供,但她上媒体她不愿意,觉得和天涯一样只是打嘴仗,一团混战而解决不了问题。
……
邮件是英文的,感兴趣的可以点击这个连接://bbs.tianya.cn/post-funinfo-4097427-1.shtml
从发帖纲要和邮件中,可以看出:
1、2005年底的这次网上自辩确实是在孙维组织下的行动。
2、这些女生之间关系亲密,互称“娘子”,“小猪”,叫孙维“孙小猪”。
3、但这些邮件中也确实没有协商“说谎”、“掩盖”的信息。
由于他们不可能预知邮件会泄露,所以她们的对话不可能是装给外人看的,里面还涉及很多个人隐私。由此可见,至少参与的这几人是真的相信(或在孙维面前假装相信)孙维不是凶手。
这些邮件对话的暴露,让相信是孙维的人更相信她是凶手,不相信的人更相信她不是。
孙维如果是凶手,内心不安,她当然极力想要组织同学为她洗白;但孙维如果是蒙冤的,她也可能会组织同学证明她的清白,所以我认为邮件本身说明不了她是不是凶手。
更重要的问题其实是:
一、朱令和物化2班同学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
二、朱令中毒是在校园内,那么是在宿舍吗?
三、是一次投毒,还是多次?毒投在哪儿?
四、宿舍失窃指向什么?分面包吃怎么回事?
五、孙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六、动机是什么?是集体作案还是一人作案?
未完待续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更换行车记录仪没想到这么简单...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1:37    IP属地:北京

一出悲剧。
刚出的事是:
港理工的危险化学物品被盗了
新冠病毒,我命令你,离开美国!OUT!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极氪001空间使用宝典 告别杂乱无章...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1:53    IP属地:湖南

更多精彩尽在 爱卡黑板报, Enjoy xcar!
*** 该用户太调皮了,已被禁言 ***

更多精彩尽在 社区首页, Enjoy xcar!
http://club.xcar.com.cn/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斯巴鲁BRZ 颜值改装...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1:54    IP属地:北京

接上楼,此次更新朱令铊中毒案(人物关系篇)
由于本案的信息至今未对外公布,所以大家都把希望寄予熟悉孙维和朱令的人,希望能说出点什么内幕:譬如朱令周围到底谁可疑。但朱令的民乐团朋友包括她的男友都至今未发声,物化2班的人也在90年代集体保持沉默。
本文主要按照五个问题梳理人物关系:
1、物化2班中发言的人分成哪三派?
2、所谓和朱令交恶的女生是谁?
3、114室这四人内部关系到底如何?
4、朱令的男友可疑吗?
5、谁是2013年寄信给朱令父母的“冬冬草”?
1、
物化 2 班中发言的人分成哪三派?
2005年12月30日22:18,孙维声明的ID在天涯发表了一篇“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为自己辩解。

紧随其后,或接下来几天,几名同学跟帖,对孙维表示支持。他们直接或者间接证明孙维所述的内容属实,或反驳了一些贝志诚的说法。

据讨论中的相互印证,物化2班的31人中,至少包括孙维在内的12人参与了讨论。大部分在天涯发言。自天涯在2006年初暂停讨论后,有的同学在校园网等论坛发言。

我先列一下物化2班31人所有的名单:凡他们参加网上辩论用真名的,我保留真名;如果以前媒体报道用化名,就沿用他们的化名;其他未发声的另取化名(不太会取名,将就一下啦)。

男生:薛钢,张利,张涛(化名),李显屏(化名),左沉(化名),邱志江,童宇峰,张雷(化名),刘光明(化名),潘博(化名),寇鹏,杨纯广(化名),陈忠周,尹史学(化名),张中校(化名),王建伍(化名),王军(化名),张起剑(化名),周礼全(化名),邓留(化名)。

女生:朱令(北京),孙维(北京),周欣(朱令室友),刘庆(朱令室友,张涛之妻),李思思(薛刚之妻),高小红,刘立(杨纯广之妻),王惠霞,徐之,王某梅(后转入),王某红(后转入)

物化二班学生干部:
大一:班长刘立,副班长左沉
大二大三(案发时):支书薛刚,班长张利
大四大五:支书张涛,班长李显屏
  
看到我标的颜色,相信大家也明白了分成哪三派了。
孙维同盟:有组织地力挺孙维,为她辩护,大约为6人;
温和支持派:说话有些和事佬,主观上相信不是孙维,大约5人;
质疑派:1人;外加自称是物化2同学但未确认身份的2、3人。
力挺孙维派
新疆室友周欣(大号:太阳正暖,小号:飞越远山)、陕西室友刘庆(大号:forthetruth;小号:woyaomaren)、张涛(刘庆的丈夫)、李思思(大号:shoptodrop)、团支书薛刚(大号:xuegang,小号:Pay2Broke,李思思的丈夫)、高小红(大号:小熊皮埃尔;小号:云雾见日出)

2005年后,网友称这六人为“铊党”。这个称号深入人心,以至于后来凡是在网上替孙维说话的,甚至只要质疑孙维以外其他人,一不小心就会被贴上“铊党”标签。

这六人在网上发言最积极,我暂且称为孙维同盟。
2006年1月29日,有个自称孙维同班同学的人匿名在新浪网发表文章《我们替孙维辩护的真相(孙维同班同学)》,曝光了孙维发给大家的回帖纲要。
此人在文章开头提到: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的良心已经受了一个月的折磨了。
今天我决定把真相说出来,我们几个同学是跟孙维很要好,而且我们的确不太了解朱令中毒的细节。
所以,刚开始孙维跟我们提起网上有人诬蔑她,我们都很愿意替她声辩。
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我越来越怀疑她了,我的良心也越来越不安。
今天,我只把孙维发帖前给我们的指挥文件给大家看一看,大家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这样。”
此倒戈的“同学”是孙维同盟六人中的谁呢?目前来看,应当不是周欣、刘庆、张涛、李思思、薛刚、高小红中的任何一人。
结合后来曝光的其他邮件看,这回帖纲要是黑客在窃取邮件后,故意以六人之一的名义发在网上。这样做,一可以避免让孙维同盟立刻察觉邮箱被盗,二可以让他们之间互相猜忌、从而分裂。
但是,孙维同盟这帮人可不傻,他们一合计,立刻发现有人邮箱被盗,于是全都更换为谷歌邮箱,自此邮件内容中断。
随后,此前窃取的邮件也都被公布在网上。
回帖纲要:(摘选)
1、大学同班同学:发表对维的了解信任支持言论。(须立刻跟贴。可为新ID, 应持续发贴)―― 征求他们意见。
2、 高中同学:证实维家庭廉洁 (须立刻跟贴,可为新ID: 徐卫新,王妤),同时证明其人品和信任。(detail: 维住客厅, 家长和本人都骑车等)
3、旁观者:分析窃听器。(须立刻跟,可为新ID)
4、旁观者:分析维要求测谎. (须立刻跟,须为旧ID. Candidate: Lulu and his wife.)
5、旁观者:分析支持各条. (多ID,多IP)
6、旁观者角度分析清华拒发毕业证书的动机(旧ID,多ID)
7、社团人:证实社团当时状况. (须旧ID,最好来自国外)
8、校友:证实毒品管理不严。(不急,须多人,多ID。Candidate? )
9、资源委员会熟人:发表爷爷生平及证实逝世时间。(不急。可为新ID,可持续发贴)
娘子们注意事项:
1、有顾虑的最好不用自己家的电脑/IP。
2、如果有关键性的事实(和案件相关的)年久失修记不清了的千万要先和我确认,如果记不清宁可不写,但一定不能自相矛盾!千万千万!
3、记住:所有我们写在网上的信息朱令家人都会看到。所以不要给朱家提供额外的信息,如咱们现在的生活、工作情况、联系方式等等,不必要信息不要提。
以大学同班女生身份可以说明的情况:
1、看见网上有些人毫无依据胡编乱造,甚至人身攻击,十分生气。
2、 以前也曾想替孙维说话辩解,都被她劝阻。这次孙维忍无可忍,自己站出来声明。我们都很支持她。
3、证明孙维根本不是这样的人,不可能做这样的事。
4、孙维她们宿舍非常和睦友好,从未有过任何矛盾。所有舍友人都很好,朱令中毒不可能和她们宿舍有任何关系。
5、朱令社交活动很多,除了社团活动,还有很少在宿舍,也很少参加班里活动。
6、孙维家庭根本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高干家庭”,她生活朴实,上学从来都是骑自行车,学期开始和结束时也不例外。当时班上一些外地同学寒暑假都有家里派小车接送,孙维却从来都是大包小包自己驮。
质疑孙维的同学童宇峰曾在2013年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这些邮件是真的。‘回帖纲要’也是真的。之后他们没有再在清华校友网上和其他任何同学联系。涉事同学之间很多已经不相往来了。”

窃取这些邮件的黑客(自称“追铊”)在2013年给南都记者写信称,他从2005年就开始关注朱令被投毒案。他承认这些邮件中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指证孙维,“但可以供更专业的人士进行分析。”(《孙维多名同学天涯账号密码外泄》2013/5/29《南方都市报》)
因为邮件泄露事件,我们知道了力挺派在网上的发言是统一商量好的,有的内容甚至是孙维给他们打好草稿的,这也减弱了这些发言被分析的价值。
温和支持派
在力挺派发言中间,也夹杂了物化2班其他同学的发言,目前来看,主要是四个实名男生。他们不在邮件群发小组中,所以他们的发言应当是自发的,且一定程度代表了真实想法。
邱志江(ID:邱志江)、寇鹏(ID:好人有好梦)、陈忠周(ID:陈忠周)、班长张利(ID:百合之春,他还写过《十年一梦间》对朱令明显表达同情和欣赏)。
我把他们帖子中议论凶手是否孙维的重点句子摘录在下面,以便大家判断是否有理。
寇鹏  ID:好人有好梦 回复日期:2005-12-3116:02:52
“作为同学,我非常同情朱令的遭遇,但通过五年的相处,我也相信孙维并不是那么阴险狡诈的人,以致于这么多年都没有丝毫污点泄露出来,并且胆敢向公安主动要求测慌器检查!至少我现在还这么认为。孙维虽然平时牙尖嘴利,但在班级有需求在其它同学有困难的时候却是个真正的热心人,绝不可能狠毒到为了什么一个演出就要致同舍好友于死地的地步。那个贝同学的言论太过武断,而且没有事实依据,始终只是一个假设而已。”
张利 ID:百合之春 回复日期:2006-1-423:55:20
“个人比较认同孙的声明,虽然其中的窃听器等部分也许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即使没有这样的声明,作为当时该事件的亲历人之一,我也不相信是孙所为,我同周围很多人一样,认为孙是有条件,没动机。如果真有真相大白的一天,真凶另有其人,我倒不会感到惊讶。但是,如果真有这样一天,那么现在很多指责孙的人,包括贝先生等人,是否会感到愧疚呢?如果在这以前,孙因无法承受巨大心理压力而有三长两短,那么又会有谁应当受到指责(抑或良心谴责)呢?”
ID:陈忠周 回复日期:2006-1-17 9:23:19
“我也很希望最后能够水落石出,查出凶手,不过好像过了最佳的破案时机。说实在的,如果我没有询问其他同学,我就会相信《天妒红颜》的结论。再加上这个所谓的“孙维前男友”,我觉得网上很多人说话非常虚伪,连这样的事情都敢说出来(他此前证明自称前男友的发言是假的)。再加上我对孙维的了解,根据我目前所知道的有限的事情,我并不认为凶手是我们的同学之一。”
ID:邱志江 回复日期:2006-1-319:39:08
(邱通篇在反驳驳贝志诚在5个小时前的一个帖子,并说过“我不确信一定是投毒”。)
“你有你的消息来源,可以导致你坚持怀疑孙维。但由于你无法公布你的消息来源,那么就无法证明你陈述的都是事实。另外,对于你每隔段时间就提出一些新证据的做法,我不是很认同。这里涉及到抓捕朱令的真凶,以及孙维的清白,能否麻烦你深思熟虑后,将你认为可以说出来的证据一次说清楚?……”
从以上四个男生的发言来看,他们和孙维和朱令都不算很熟悉,对于真相也不知情,但他们是凭着善意的理解,以及基于平时对孙维的了解,做出自己的判断。
质疑孙维作案
物化2班实名质疑孙维的就一人:童宇峰。
童宇峰是帮助朱令基金会的创建者、2006年前的实际管理员,“帮助朱令”微博账号的创建者。他在2006年前应当也是属于温和支持派或者中立派,努力想要搞清楚真相,也质疑过贝志诚的一些说法。
譬如2005年12月6日,他写给《天妒红颜》作者skyoneline中的一句话:“至于朱令中毒事件的真相,我个人并不知情。我想这世界上可能除了凶手别人都很难知道真相如何了。有嫌疑人,但是嫌疑人不等于凶手。”
他还曾说过一句话:“孙维是否清白不应该用人品来保证,而是应该用事实来说明。”
  
但从2006年某时起,他就和孙维力挺派决裂了,为什么呢?似乎主要因为以下两个事件:

一、童宇峰曾给周欣写信询问宿舍失窃案,而周欣把他的邮件群发给力挺派其他人。孙维一再让大家不要理会童宇峰,什么信息都不要向他提供。她说“I VERY MUCH believe he will / is collecting these information for both Zhu’s family, and also for future‘evidence’ if one day we have to face court.”(我非常相信他搜集这些信息既是为了朱家,也是为了有天我们上法庭时作为未来“证据”)
童宇峰曾写过:“最后,为了找出真凶,还朱令家一个公道,还无辜者以清白。我希望知情人,尤其是物化2班相关同学,能尽量独立回忆当年的细节,还原当年的真实情况。我私下和孙维及出来辩护的同学通信,提了一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回复,我也希望你们看到我的建议能继续和我联系。”
后来邮件门泄露,童宇峰看到这几个人的通信,才恍然大悟为何没人给他回复。
二、他在2006年1月初和张利两人共同提出写一份联名信,让北京市公安局重查此案并公布当年的卷宗。但最终计划没有实现,他认为主要是被力挺派几人给搅黄了。
先是高小红提出,既然是联名信,就应该大家一起确定内容。随后,周欣、薛刚、张涛等人要求修改公开信中提到的各种细节,提了几个不同版本,导致最后错过了公开信发布的最佳时机。
到了2006年5月,他共收集到海外同学7份签名,国内同学6份签名,而力挺派中的高小红、周欣、薛刚等人最终也没有签名,且和他切断联系。最后,童宇峰只能把这封信交给朱令父母,并没有发布。
总之,童宇峰后来成了实名质疑孙维同盟的主力。但他也只是提各种疑问,并未咬定孙维是凶手。至少在他公开场合的讲话,没有太激进的话。

质疑孙维派二号人物:原来非我 (xlzu@hotmail.com)
此人真实身份不知,但普遍认为他是物化2班一员,TA通篇用嫌疑人来称呼孙维。
作者:原来非我  提交日期:2006-1-13 6:14:00
我是物化二的,来说几句:
“1、物化2是权势中心操纵一切的班,普通同学不知情,有什么事情问出来证明的同学,他们是知情人,和其他同学没有关系。
(2、3点无关,省略)
4、个人非常相信十四处的能力,破案过程主要证据并没有公开,个人认为这不是个复杂的案子,十四处应该早有结论。证明二次投毒不是一个医生就可以下结论的,公安部应该有很多毒品专家。如果嫌疑人能证明不是二次投毒,凭她家的地位应该早就请人证明了,这是证明她清白的关键,不会等到十年后才来论证。
5、嫌疑人应该没有出国。不知道他们演的是那出戏,十年前是一团迷雾,十年后还是一团迷雾,孙同学完全有能力让公安破案,追查真凶,何苦到网上来影响别的不知情的同学的正常生活。希望你们几个饶了大家,去公安局要求破案和控告诽谤的人。
6、希望权力中心出来做个声明,这一切和普通同学没有关系,你们当年为什么向同学遮掩事实,也算你们良心发现。
邱老六你不用来证明身份了,不要跟2、4淌浑水,只有他们才知道真相是什么。好事坏事还是请他们包了吧。荣辱也属于他们。审判前不会再来,本人的命还比几百块值。”
“原来非我”口中的“权力中心”应当是指薛刚、张涛这两个团支书以及其他在班级里有权势的人。他表现出了对力挺派和孙维的不信任,但认为邱志江属于不知情者。
以下一人表达对“原来非我”的支持,但并未对案件表态。
匿名作者:145.53.99.* 2006-2-23 03:31
我也是物化二的。楼主(原来非我)告诉我他发贴了,所以来表示支持一下。为了验证我的身份,邱志江住27#615,和张雷(化名)同屋。同意楼主说法,希望权力中心出来澄清一下。我们班当时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和孙维站在一起的基本都属第一世界的。除了他们也就是张利也属第一世界了。张利后来生病休学了,他应该比普通同学知道的多一些吧。但他应该不是于他们团队的。
此外还有一个匿名发言,也被人认为是物化2同学,但不确定。
匿名作者:198.174.3.* 2006-2-23 01:39
我也是孙维朱令同学。大家就没必要作身份验证了。看了网上的很多帖子,觉得“孙维同班同学”和“原来非我”肯定是我们班同学,他们二人说出了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的心声。
……
周欣应该属于=坦荡之人,她与朱令关系不好。可能知情不报吧。
话说回来,朱令当年的确有些孤傲,但还不至于落个如此下场!
另一个认为是114合谋投毒的匿名同学,是《致清华和朱令案有关的铊们》的作者。(这个帖子的原文我转到了微博“没药花园案件”)
该帖于2013年首发天涯,后来删掉了,IP不可考。TA把从老师到学生全都贬损一番,语气极为刻薄,他提到了13个同学的名字(包括童宇峰),主要攻击的是孙维力挺派,但也指出了朱令自身的问题。目前普遍相信这确实是同学所写:
“孙维,你割了双眼皮以后,整天戴个粉色的发夹到处放电的日子过去得很快啊!……从那些年来看,你是个机灵人,会讨人喜欢,不召人讨厌。然而你小聪明太多,小动作也太多 ,实在无法让人完全信任你。
周欣,你就是典型的“闷骚”,骚到几里外的人都要皱鼻子……谁知道你那双看似无害的小圆眼睛后面,是狭隘的心胸和睚眦必报的本性。
刘庆,真不知道你这样的彻头彻尾的庸人是如何拿到了清华的博士。朱令笑你蠢,一点儿不冤枉你。
李含琳,就凭你那瘪鼻梁,凸眼珠,还有满脸痘,也敢称仙女,那得有多少美女要恶心死。当年你讨厌朱令,不是秘密,也不能说明你会害她。但凭你和薛钢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本性,很难想象这世界上会有值得你们为之两肋插刀的朋友。
高小红,是不是又当了一回傻大姐儿?别什么香的臭的都往跟前儿靠,还总想充大个儿, 小心水深得爬不出来。
你们都很烦朱令,她每天晚归,很少做值日,给同宿舍的每个人都带来很多不便,更甚的是她总少不了在言语上让你们觉得被鄙视和奚落,连在京城里长大的孙也不能幸免。
…………”
这个同学又是31人中的谁呢?有人怀疑这作者就是童宇峰,但我个人觉得不像。
为什么支持孙维的人占多数?
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孙维?这是否可以证明她的无辜?
首先,力挺孙维的六人,哪怕加上温和支持派的四人,共10人,不到全部31名同学的一半,所以,沉默的还是大多数。

这十个人的发言内容并不能证明孙维有无投毒,只是(1)从人品、性格上觉得不可能;(2)证明孙维在声明中说的话是真。
由于贝志诚确实有一些不实的话,孙维那篇正如它标题所言,主要是在驳斥谣言。而力挺派除了确认贝志诚的那些细节不实外,也确实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说孙维无辜。
我在第一篇就写过“只有凶手知道谁是凶手”。假设一场大雾来临,只有凶手能看清自己;有些人离凶手近一些,能隐约看到TA的轮廓,而更远那些人,则是在雾中摸索,连TA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根据《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报道,就连朱令父母在97年听说孙维是嫌疑人后,也还是有些怀疑:同学之间至于有这么大仇恨吗,会不会搞错了?他们都觉得难以置信。
大部分同学和朱令父母一样,都是站在大雾中,不明所以。这时候完全取决于主观上愿不愿意相信。
那些无法确认的、或者不相信孙维的人,会选择沉默,因为这不是要在孙维和另一个嫌疑人之间二选一,必须挑一派站队。他们可以选择质疑自己的同学,也可以选择谁都不质疑。显然,选择后者在人情世故上容易得多。邱志江的意思也是:也不一定是有人投毒,可能不存在凶手呢?
由于投毒谋杀是重罪,孙维的同学如果没有十足把握,谁敢随便把矛头指向谁?所以除了最后一篇的匿名作者,其他质疑派也只是含沙射影提出种种怀疑。
这导致一个局面:
1、有人因为友谊、利益坚决站队孙维,TA可能会得罪网友,引发网络暴力,所以力挺派都没实名。
2、有的同学不知情,但顾及几分现实中的同学情面,也会出来打圆场,因为这顺应人情、在现实中对孙维来说,也显得“雪中送炭”;且网络暴力一般不针对这些人。所以温和支持派这几人都敢于实名,童宇峰开始也是实名。
3、但这时,如果有同学在心底怀疑孙维,大概率会选择闭嘴,因为这会得罪孙维,从道义上讲也有点“火上浇油”。
所以在超过半数的沉默的同学中间,有的可能很怀疑孙维,有的很茫然。
我认为一个叫“倾斜的边”的ID的发言可能代表了不少沉默同学的想法。
未知身份  ID:倾斜的边 回复日期:2006-1-14 03:39:47
“当时,物化2的很多人都知道她(孙维)有位年近期颐、德高望重的爷爷,这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秘密。但从她的言行里看不出太多的优越感,至少从我和她的接触当中,没有看到太多的骄娇气。
朱令和孙维都曾是我的同学,今天的景况是我所不忍看到的。几个曾与我有过交流的同学也是同样的感受。我今天出来不是要指证谁,也不可能为别人担保什么,尤其不必再维护物化2的“荣誉”。关于此事,物化2班里比我(们)知道更多情况的同学是薛钢和潘峰,他们不仅是当时班里的干部更是受系里信任和倚重的人,况且他们当时的女友都是物化2班的同学。
反驳和质疑别人观点的好处是可以成长文而又不必亮出自己所知的全部情况。但是我没有谁可反驳。”
(他此后表达了对邱志江、童宇峰以及刘立夫妇的信任。)

“倾斜的边”明显表达了自己的迷茫:“我今天出来不是要指证谁,也不可能为别人担保什么”,所以既没有挺孙维,也没有质疑她。但他又说:“反驳和质疑别人观点的好处是可以成长文而又不必亮出自己所知的全部情况。”这句明显是在质疑薛刚,因为他逐一反驳了贝志诚的25条内容,却只字没提自己知道的宿舍失窃案等。
发言的人除了孙维同盟,似乎每个人对当年的团支书薛刚的意见很大,认为他用物化2班的荣誉(如优良学风班,北京市先锋团支部等)成就了个人的政治利益。但其他同学却无法为这个班集体感到荣耀或骄傲。
据百度百科上的信息,2006年孙维改名、改生日。
2006年3月6日,《青年周末》联系到孙维的丈夫,他拒绝了采访请求,但说道:“我和我的家人无条件支持孙维。”
(来源如链接://www.wealink.com/dangan/132141/)
2、
有女生和朱令交恶?
贝志诚写过:“孙某和朱令的关系并不坏,而和朱令关系恶劣的女同学另有其人。”(《朱令案件的一些情况》2002)
他在四年后的另一篇又写道:朱令的同班同学起初怀疑“班上另两个女同学,跟朱令有矛盾,甚至在朱令重病时都坚决不去看望。” (《关于朱令事件的几点说明》2006-1-3 14:07:00)
那么,和朱令交恶的人存在吗?是谁?会不会是凶手?
我们知道这个班总共就11个女生,两个女生还是后来转入的(王某梅在2013年还去朱令家看望过),宿舍都不在一块。剩下9个女生再去掉朱令、孙维,只剩7个,分别是:
6号楼114室:刘庆(化名,陕西宝鸡)、周欣(化名,新疆昌吉蒙古族)、孙维、朱令。
6号楼116室:刘立、高小红、王彩、徐之(皆为化名)。
6号楼123室:李思思(化名)。
大家可以看到,除了朱令外的8个女生中间,有5个女生是属于孙维小团体;而剩下没发过言的三个都在116室:刘立、王彩、徐之。
薛刚在2005年天涯曾写道:“和朱令关系恶劣的女同学我的确在大学五年期间未有所闻。为此我也询问了数位同班女生,得到的回答与我所知一致。”

童宇峰也间接否认了这个说法,原文是:“朱令病重期间,所有女生曾去轮流过夜陪护,班上同学去看望。这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童宇峰《再答Daisy小友》2004年3月13日)

那么贝志诚口中所谓的和朱令交恶的女生(们)是谁呢?

我看下来感觉应当说的就是未发言的三女同学中的徐之和刘立。

童宇峰在给薛刚写公开信时提过:“朱令家庭和女生关系没有完全闹僵之前,有女生和朱令父母聊天的时候不断提示朱令父母:徐之和朱令的关系很差。2003年我去拜访朱令父母的时候,他们也和我提了这个事情,告诉我说班上和朱令关系差的不是孙维,而是另有几人,问我知不知道情况。他们当时还是希望我很回忆细节,尽量扩大范围,再仔细求证。我现在先不说这几名说徐之和朱令关系差的女生是谁,我只是不知道这后面是什么样的险恶用心。徐之这样一个不参与班级政治,一心只顾学习的女生,招谁惹谁了,有人要把矛头引向她。”(tongyufeng 发表于:2006-03-12 16:12:09)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大体猜出贝志诚怎么会知道了。在95年立案到97年捅破窗户纸之间,有朱令女同学跑去告诉朱令母亲:徐之(或许还有其他女生)和朱令关系不好,暗示可能是凶手。朱母有些当真,在某次贝志诚的造访中,和贝志诚讨论了这事,正如她后来告诉童宇峰一样。

我们并不知道,是哪个女生这么对朱令父母说的。下面是一个帮助朱令的志愿者的帖子,则明确指出是孙维和其他两个力挺派女生造谣。真实性待定。
回复:关于孙维的故事,作者:zenyup 2007-2-5 14:27
“当年刘和徐都差点被人栽赃陷害。因为她们也是被嫉妒的目标吧。而且S某还曾在一次带其她两个PIGLETS去医院看望朱令时,向朱家父母说她的怀疑对象是徐之,并且,用眼神暗示另两个同学附和她的说法。我想,徐之被孙某推为“盾牌”,也是因为长得非常漂亮,学习特别好,性格也很蔫,不怎么和同学来往,不像孙某那么社会性,所以,陷害一下也没什么。”
我们已知徐之是一个成绩很好、一心只扑在学习上,平时不参与八卦的女生。
那116的刘立呢?
刘立是大一时的班长。她和朱令、孙维同在在民乐团。毕业后,她和同班的杨纯广结婚。毕业后,这两人和其他同学切断联系,仿似销声匿迹。所以,网上有人怀疑刘立和朱令在民乐团有竞争关系,而且作案后不敢露面。

但ID“倾斜的边”曾写道:“我的同学刘立夫妇都是心里坦荡的人,远离物化2是他们的选择,我虽不能为他们担保什么,但相信他们与投毒无关。”
这两个女生都不属于孙维小团体。所以如果曾有女生向朱母暗示这两人和朱令交恶,也只能是孙维小团体里的人。
3、
114室内部关系如何?
从泄露的邮件看,孙维对朱令父母有强烈的敌对情绪,表现出不信任,认为他们在“迫害”自己,散布一些不实消息。(但朱令父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没说过不实的内容。)
句号室友

1995年尚没有太多媒体报道中毒案。1995年9月当年很红的杂志《女友》曾发表一篇《昏迷、铊中毒、自杀、他杀、误服……人们在追问》。记者陈童去采访114室时遭到冷遇,在文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在朱令的宿舍里,她昔日的同学已把杂物和部分行李堆到了属于朱令的那张床上。
“我很忙,没有时间给你讲朱令。”舍友这样回答。
在一再坚持下,这位女同学同意“简单讲一下”,下面是原话:“朱令,女, 21岁,才貌双全,多才多艺,性格活泼,开朗大方,自去年12月生病,今年3月昏迷,至今仍在协和医生接受治疗,句号。”
95年时没有任何凶手是室友的传闻,所以《女友》记者不会先入为主或者故意引导。当时遭到的冷遇应当也是出乎她意料的。

有人说,当时清华禁止学生对外谈及此事,而记者不断骚扰,句号室友是被搞烦了才会这么说。但我个人感觉,句号室友的回答也的确表现出对朱令的冷漠,甚至厌恶。她如果只是单纯不耐烦采访,想打发记者,完全不必用这种口吻。
“朱令,女,21岁,才貌双全,多才多艺……”这一副官方辞令还带着戏谑的意味,这么说一个躺在病床、生命垂危的人真的好吗?其次,报道是在9月,但早在1995年5月就已经立案,但她说的不是“被投毒”、也不是“中毒”,而是“自去年12月生病……”“生病”二字,透露出一种回避真相的心虚心理。
所以句号女对记者这番冷漠,或许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记者太过纠缠,也因为她抗拒媒体关注此案。
那么,句号女到底是周欣、刘庆还孙维?我询问过90年代在《女友》杂志的人,但未能联系上记者陈童。
2006年3月24日,一封由搜狐网友写给刘庆所在基金公司领导的信中写道:“《女友》杂志记者陈童采访刘庆……”
我不知道这个搜狐网友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准确。目前仍不排除可能是周欣或孙维接受了采访。
周欣和朱令
周欣是力挺派中回帖最积极、最支持孙维的。她的大号“太阳正暖”在孙维声明后回帖20篇,小号“飞越远山”回帖215篇,远多过其他人。
此前提到的一个质疑派匿名同学写道:“周欣和朱令关系不好。”这或许也是真的。
帮助朱令基金会的何清曾于2007年去日本找过周欣,周欣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聊了几句。她说自己不知道凶手是谁,说朱令的活动多,认识的人多。为了证明宿舍相处很好,她说有次朱令晚上胃疼,她们把她送去校医院,并让舍监给朱令留门。
(但我觉得这应该是很正常的举动,哪怕对一个素不相识的校友也当如此,谈不上友情的证明。)
她还说不记得听到朱令在生病期间喊疼,可能因为朱令心气高,自己忍着。当何清说起朱令在医院疼的大叫时,她自称注意到周欣“心跳加速,避开眼神”。
(2013年《三联生活周刊》报道)
刘庆和朱令
1、刘庆的ID是 forthetruth和woyaomaren。前者发表了2篇,后者小号仅回了一个帖。在邮件往来中,虽然每封信都抄送给她,但她一封都没有回。当然,不排除她是在MSN上和他们沟通。
2、根据薛刚所述,盗窃案是刘庆报案的。
3、孙维同盟中,孙维和周欣,李思思和薛刚全都出国了,只剩刘庆和丈夫张涛一直留国内发展。
4、刘庆曾主动写信给童宇峰讨论案件。
5、《致清华和朱令案有关的铊们》作者对刘庆说道,“在物化二的散伙儿宴上,孙维拉着张涛的手哭得那么伤心,你有没有觉察到当时自己的表情?那一刻你是不是已经意识到这辈子再也甩不掉那个瘟神?”
感觉刘庆和孙维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相对比周欣,她对孙维的支持似乎更多是碍于情面,不像周欣那么积极。
刘庆在大号的支持帖中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现在对所有人来说,最力所能及、最可以负责任的事就是为朱令捐助,为了她和她的家庭付出一份爱心。如果你还在关心这件事,也在网上表示过同情和愤慨,同时请你也为她做点更有用的事,为她捐助。至于凶手,老天一定会给他报应,我相信。”
她号召为朱令大家捐款,以及诅咒凶手的这两点,是在周欣和孙维的帖子里没有的。
朱令和三个室友关系
孙维自己在声明中如此写道:“朱令中毒后曾经有记者来采访,在她笔下我们的宿舍关系冷漠而敌视。真实情况是,我们的宿舍生活非常快乐。我们几个舍友五年来别说吵架,脸都没红过,至今仍是(原稿:最亲密的)好朋友,了解我们宿舍的人都可以作证。
我和朱令没有任何过节,但确实和另外的舍友们更亲密,主要是因为朱令交游广泛,社会活动非常多,又是校文艺社团的积极分子,在社团的时间多,在宿舍的时间少,即使是在朱令第一次生病后返校期间也仍然每天去文艺社团的宿舍楼煎药。”(2005年12月30日)
她说的这个情况可能也是真的。这几人和朱令没有公开的矛盾、冲突,所以其他同学也难以相信会存在下毒杀人的仇恨。至于“至今仍是最亲密的好朋友”,那也只能是指还活着的三个人。
从有限的信息整理出来的关系演变:
1、孙维和朱令在大一初期关系特别好,闺蜜级别。孙维和刘庆、周欣并没那么亲密。大一时,朱令在宿舍时间比较多,也会和大家一起聊天聊小说,她还曾提议写宿舍日记。
2、朱令自从大一下半学期社团活动增多后,变得忙碌,越来越少在班级和宿舍和人交流。孙维大二上半学期在朱令的介绍下,加入民乐团,可见两人关系当时还不错。但她们之间出现隔阂应当正是在孙维也加入民乐团以后。孙维在大三上半学期退出了民乐团。
3、从力挺派邮件可见,朱令确实经常在12点回宿舍。那时清华女生宿舍在每晚10:40熄灯锁门,12:00最后再开一次大门。而朱令为了练琴,常常赶着12点开门那次才回宿舍。如果当时其他人习惯早睡早起,她回去了再花时间洗洗刷刷,确实会影响到其他人。
4、朱令在第一次中毒前偶尔不回宿舍住。文艺社团骨干有自己专用的集体宿舍。学校考虑到一些学生白天要忙于繁重的课程,到了晚上想练一下琴,学生宿舍又要按时熄灯,他们在宿舍楼里练乐器也会吵到别人,所以给他们设立了专用场地,用电不限量,晚上也不熄灯,男女生都可住。
5、朱令在民乐团交往了男朋友,这让她在宿舍的时间更少。宿舍关系应当是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越来越微妙。孙维和周欣、刘庆走近,三人抱团,与朱令疏远。
6、朱令在第一次中毒后回校,有民乐团的朋友提议帮她打饭,被她婉拒。她当时起床都很困难,但宿舍里的室友都不提议帮助,可见关系也很一般。
4、
朱令的男友有疑点吗?

朱令中毒前有个男友黄先生。他比朱令大三岁,来自广东农村,没有家庭背景。他本科是在清华毕业,1993-1996年正在清华汽车工程系读研究生。他是人才济济的民乐队队长,也是《老虎磨牙》这出节目里的“老虎”,是民乐团女生们倾慕的对象。我猜他相貌也不错。朱令和他交往,可能也会让一些女生羡慕。

目前看,他从未接受过采访,也从未在网上发言,谈论此事。

在1995年开学前,有民乐团成员看到当时正从第一次中毒缓解过来的朱令,和男友在一起走在校园。可见哪怕朱令当时病的厉害,还是去校园找他。(《朱令和她的三个室友》)
朱令案发生在1995年3月,5月立案。但1997年12月底,黄先生便和民乐团的另一个女孩张某结婚。张某在1991至1999间也是清华民乐队队员,应当和朱令也相识,同学评价张某也是一个多才多艺、活泼开朗的女孩。
由于结婚迅速,加上从未发声,让一些人觉得黄男友对朱令特别冷漠,甚至怀疑谋杀动机有关感情。

根据贝志诚所言:
1、黄先生曾从贝志诚那里取回信件,帮忙翻译,阅读后还写过一封书面报告。
2、在朱令患病初期,黄先生曾和朱令父母轮流在医院照顾朱令。
3、黄先生的妻子张某是帮助朱令基金在国内的联络人之一,可见他们还在为朱令做一些事。
但朱家的律师张捷曾在2013年5月30日写过一篇《怪怪的朱令男友与他蹊跷的沉默》,指出了一些黄先生的可疑之处,并透露了更多的信息:

1、贝志诚说“黄先生的老婆同为朱令的乐团队友,据说是在帮助朱令的基金做过很多工作”。但张捷说他“没有见过”,“朱令父母也不知道”。还说黄先生十多年没去看过朱令(倒推就是自从2003年以后)。

2、黄先生“确实是没有得到朱家家长认可,与朱令的关系到哪个程度目前说法并不确定”。

3、“朱令离开女生楼主要在一起的就是这位黄先生,因此是否在宿舍投毒,朱令离开宿舍去了哪里:黄先生是重要的证人,他可能会比朱令的家人和同学更知道朱令的具体去处。而如果确定朱令是在宿舍外面中毒的,谁与朱令在一起?则黄先生是第一嫌疑人。”但是黄先生始终没有开口。

4、“在朱令还在抢救没有以投毒立案的时候,我就听到朱奶奶说黄先生探病时与朱令同屋女生眉来眼去,朱家对他不满意是有很多因素的,老人是有经验的。这女生应当是同为民乐团的孙维,那个时候孙维还不是嫌疑人朱家也没有把主要怀疑放到她身上。”

5、“黄先生对待朱令的人品也很极品,他在97年刚刚毕业就迅速结婚了,找了朱令民乐团的成员,难道他没有脚踏两条船的可能没有这样的动机?他老婆应当是知道他与朱令的关系的,为什么他老婆会这样与之闪婚?”

6、张捷甚至说,可能黄手上有孙维和贝志诚两个人的把柄,所以他们都不敢说他,而那些事情公开了对黄自己的前途也不好,所以他保持沉默。

在他这篇文章的影响下,有个网友解读了他的意思:

天涯:作者 :朱令的眼铊的嘴 时间:2013-05-31 15:27:00
“我可以这样说,朱令在各方面也许比较优秀,但孙维绝对是一个能讨男同学喜欢的人。孙维不漂亮,但是在男女问题上倒是很自信。朱令在这方面可能比较呆板。
我相信就孙维的个性她一定会主动去挑逗黄,原来我判断是黄对孙的挑逗无动于衷。今天读了你的文章,读到朱妈妈的表白,我觉得黄当时可能对孙的态度是很暧昧,不拒绝也不承诺。当被告知朱令被投毒,分析周围的情况黄应该很清楚投毒是何人所为。现在是案卷没有公开,相信公安当时一定是盘问过黄的,相信黄在内心对朱有歉意。
再看看孙维的言行,她曾提到黄是个花心队长。那样可以证实朱妈妈的眉来眼去的话。”
(以上引号内容全部为张捷律师和网友的发言,仅供参考)
5、
“冬冬草”是谁?
2013年6月底,朱令父母收到了一封从邮戳和地址来看是寄自美国的信件。
一个落款为“冬冬草”的人在打印的信上,情绪激动的指责朱令“制造噪音”“出口伤人”“歧视外地人”,并声称她因此遭到宿舍室友集体毒残。
有人说这封信是凶手写的,TA在为自己的投毒动机狡辩,想要刺激朱令父母;有人说这作者是孙维的“高级黑”,字里行间看似在谴责朱令,其实提供了最关键信息:114室三人集体作案、投毒。
朱令案发生在1995年,孙维同盟和网友的交锋高潮是在2006年,为什么这封信是在2013年6月才寄出?快20年过去了,这人对朱令的仇恨还那么强烈?
我不认为这封信是孙维、周欣、刘庆三人之一写的。
首先,2013年是因为复旦投毒案,朱令案才又被媒体带回视野,十几家媒体报道,热度不亚于2006年,导致2013年5月北京公安局首次做出回应。
而无聊网友瞎搅和的一个重大特征,就是喜欢凑热闹,追求那种重大事件的参与感。如果真是知情人,为何在过去18年中不寄,要趁着这波热度寄信?
其次,写信的人自称了解内幕,其实信里什么内幕信息都没提供。她说的朱令晚归,影响别人休息,奚落别人,都是在此信(2013/6)之前就有人提供的。
再者,对于孙维、周欣、刘庆来说,自证清白、洗脱嫌疑才是对自己的人生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她们中没人会傻到在近20年后只为了泄愤而自己把罪认了。
那么会不会是她们的朋友,譬如高小红和李思思,替她们打抱不平?如果写信者真把孙维三人当朋友,又有起码的智力,是不会帮这种倒忙的;就算要泄愤,也不用把集体投毒一事给揭了,只要责怪朱令自己得罪他人就好了。
这封信提到了宿舍集体作案,但说本意不是杀人,“她们只想让你女儿生病留级,好让他们睡两年好睡觉。”
但这剧本其实也不是冬冬草首创。比她寄出信早一、两个月(2013年4月),《致清华和朱令案有关的铊们》的匿名作者(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质疑派一员),就写了类似的话:
“起因:你们都很烦朱令,她每天晚归,很少做值日,给同宿舍的每个人都带来很多不便,更甚的是她总少不了在言语上让你们觉得被鄙视和奚落,连在京城里长大的孙也不能幸免。你们在某一时间达成了共识:必须把朱令踢出114宿舍,而且要好好教训她一下。
前提:孙可以拿到铊,而且经过仔细观察后确信,在当时的管理条例下偷出少量固体是绝对不可能被追查出来的。
实施:这要请你们来补充。
结果:朱令的中毒反应渐渐出现了,直到不得不停课回家。
至此,如果朱令能休学一年,李搬到孙、金、王的宿舍,那就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其实那样朱令也躲过了人生中的这一劫。
但偏偏朱令身体素质好,又年少,离开毒源后,健康状况逐渐转好,好胜的性格又让她在几个月后回来了。这一变化出乎预料,但你们设的毒媒还在,所以决定保持观望。
本来就很虚弱的朱令,再次接触到毒媒,身体彻底崩溃了。”
以上只是匿名同学的个人推测,但冬冬草却假装是“知情人”直接把它当事实说出来;
匿名同学主要攻击孙维同盟,冬冬草假意替孙维三人辩护实则“坐实”投毒一事;
匿名同学认为是一次投毒,二次接触毒源;冬冬草认为是二次投毒,更为恶意;
冬冬草和匿名同学肯定不是一个人,但冬冬草很可能是受了匿名同学的启发。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把投毒怪责朱令晚归等。我注意到2007年1月,在美国留学生聚集的“未名空间BBS”上有个帖子的内容、语气和冬冬草的信非常像,且都是在向朱令父母喊话。
发信人: tiantianny (tiantian), 信区: Overseas
标 题: 朱令的父母有勇气面对全部真相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31 15:29:49 2007)
“清华后来没有出现系列杀手,说明这就是个孤立事件。大家那么渴望凶手说出真相,其实不要凶手来说, 我想朱令父母现在应该把真相想的差不多了,应该有了closure吧。
那就是他们培养了一个让人生厌的女儿, 他们自己的教育有问题, 成了导火索。对他们来说这确实是个悲剧。
有人说起朱令, 总是左一个优秀, 右一个优秀, 就算她真优秀, 可对同班同学不关心, 人家凭什么要来关心她呀, 就凭她很优秀?人和人之间有感情是因为相互之间有真心实意的关心, 而不是说, 啊, 她这么优秀, 我们一定要对她众星捧月, 为什么呀?。有人爱用嫉妒, 还有什么‘暗地里下绊儿’来说事, 这就奇怪了, 她风华绝代,那就风华绝代好了, 可为什么要求人人都给她做公关,遇到什么事情要很圆滑得体地为她解释?班级有活动她又不是不知道, 选择去弹琴,就去弹琴吧, 明摆着的自己第一, 班级第二。这一点都没错, 个人选择。有选择就会有得失,千万别太贪婪, 既要以自己为中心, 又要造成很关心集体的样子,那句做了什么还要立碑坊的话说的就是这种心理吧。
当然她现在这么惨, 她们班同学对她做人道同情是应该的,但期待值别太高了。所有的人都知道朱令在她们班没有一个close friend, 这是事实。她的close friends应该是在那些社团, 高中旧友里吧。不是她们班同学现在抛弃了她, 而是当她能为其他同学提供温暖和帮助的时候, 她抛弃了她们班同学。
尤其可笑的是网上那封对给刘庆、周欣的公开信, 企图以什么‘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曾经一起欢笑的姐妹’来忽弄人, 纯粹是扯淡嘛。人家一想, 朱令好好的时候,也没有谁和她这么亲密过嘛, 她朱令的好姐妹都是在外面呀。
在集体宿舍里深夜而归是件让别人深恶痛绝的事情, 噢, 她气质高贵就可以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所有的恐龙都得为她做出personal sacrifice?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 忍受她的噪音, 地球都是绕着她转的?
朱令的父母现在一心想找到一个人,然后把她恨恨地毁灭了, 就一切都有closure了,真正的真相他们真的很care吗?他们做过自己教育上的反思嘛?朱令在她们班上的为人的失败, 在她宿舍里处事的失败, 这算是真相的一部分吗?甚至到他们自己在那段时间里的为人处世, 在朱令出事之前, 他们家不算是‘弱势群体’吧?……”
不同的是,tiantianny没有说出集体投毒,只是在表达朱令咎由自取,暗示因此被投毒。这个2007年疑似在纽约的tiantianny和2013年在加州的冬冬草,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会不会是TA在看到匿名同学的帖子后受启发,又加了集体作案的内容?
如果我们把时间再倒回去看,tiantianny也不是第一个攻击朱令和她父母的。
早在2006年就有一批账号羞辱朱令。2011年天涯账号泄露发生后,大家才发现许多骂朱令的十几个账号竟然都是同一个weiwei-MA@hotmail.com邮箱注册的。
帐号名:kate1987926 密码:000000 注册邮箱:weiwei-MA@hotmail.com
帐号名:LILI1987926 密码:198292 注册邮箱:weiwei-MA@hotmail.com
帐号名:lulu87926 密码:000000 注册邮箱:weiwei-MA@hotmail.com
帐号名:lucy1987926 密码:000000 注册邮箱:weiwei-MA@hotmail.com
账号名:西西1982923……
作者:kate1987926 回复日期:2006-1-6 19:43:19 
“朱令被毒也有她自身的原因
一个班31个人怎么不毒别人就毒她
别的就不说了
她每天12点才回宿舍
能不吵别人睡觉吗?
她怎么就那么讨厌”
作者:lulu87926 回复日期:2006-1-6 22:29:37
“统治阶层就是这样杀人不用偿命
为什么?
江山是人家的
怪就怪朱令是个猪头
见到公主还不下跪
猪头就该被毒
这没什么可说的”
有人输入这个邮箱到GOOGLE,发现其中一个小号曾在一个征集人教老外英文的帖子下面回复,说自己是“北外的”。
作者:西西1982923 时间:2005-07-25 02:15:44  北外的
更奇怪的是,有人输入这个邮箱到支付宝,发现显示的名字是张利。但因为没实名,所以也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有人故意取这名字搅浑水。
在这一系列账号被发现后,许多人认为是孙维小号,对她更加愤怒。但我认为不太可能是她。孙维是个聪明人,她极力想要淡化自己的家庭背景(因为这被认为是她能够脱罪的重要原因),要求同盟都帮忙证明她家没特权,她平时很朴素,公安和清华都没站她一边……怎么可能此刻用“统治阶级”这种贬义词扣自己头上?这不是抵消自己在声明中的一切努力了吗?
所以,这个邮箱的主人更像是个高级黑,而且黑的方式就是“假扮孙维方、恶毒攻击朱令”,挑拨网友神经。孙维在努力熄火,TA则火上浇油。
不管是weiwei-MA邮箱的主人,还是tiantianny,冬冬草,都只是把水越搅越混罢了。
对于寻找真相,我们还需要讨论的是:
一:孙维是唯一可以获取铊的人吗?
二:宿舍失窃指向什么?
三:分吃面包是怎么回事?
四:是一次投毒,还是二次,多次?投在哪儿?
五:孙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六:是集体作案还是一人作案?
目前写了三篇:第一篇案发经过(1992-1995),第二篇破案经过(1995-1998),第三篇人物关系(2005-2013),但写到现在,只是刚交待完背景……
虽然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耐心再看下去,但是我既然开始了,还是把它认真写完。保证下一篇是最后一篇。
未完待续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拥有曾经梦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2:02    IP属地:辽宁

慢慢看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奥迪A4L:操控的真坚持 价值的真优势...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8 12:08    IP属地:山东

这个案子和南大碎尸案,据说,只是据说哈,实际上已经告破了。
111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迈特威改装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触屏版 发表于 2019-11-18 12:11    IP属地:广东

引用 凌波零 于 2019-11-18 11:07 发表的回复
转自:没药花园
2017年,从后台回复的关键词统计,大家最希望我写的前三个案子之一是朱令案。
抱歉,我迟迟没写……拖延的原因之一是,我有点惧怕触碰这类关注度很大、网友情绪激动的案子。如果读者先入为主、主观情绪太强,他们期待读到的就是一篇谴责某凶手、发泄愤怒的文章,而难以接受理性讨论的种种可能性。

这两年几乎在每篇文章后面,都会有催写朱令案的留言。既然答应了,我一直记着这事,现在终于开始了这工
...
太长了 还是计算机上看吧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自己动手换备胎 步骤记录...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9-11-18 12:14    IP属地:北京


吃了三聚氰胺,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夫妻生活更和谐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自己保养09年十代卡罗拉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