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山西论坛 >  长治——灵空山出行线路图!

发表于 2006-09-26 00:54    IP属地:未知

查看 43.2W | 回复 39
长治——灵空山出行线路图!
找了个电子地图,不知道准不准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73.53 KB)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9-26 00:55    IP属地:未知

俺选择的是从长治商厦为出发点,到灵空山风景区为终点。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0.76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9-26 00:58    IP属地:未知

沁源:灵空山
灵空山旅游区位于山西省晋东南的长治地区。内含沁源、沁县、武乡和霍县的旅游景点。年平均气温8.7℃-10℃,无霜期150天-180天,最佳旅游季节是5月至10月。
灵空山是旅游区中心,方圆20平方公里,境内山峦叠翠,壁立如削,清泉潺潺、山高林密,依崖而建的“圣寿寺”是著名的唐代古建筑,有“十大美景”闻名遐迩。全国罕见的“油松之王--九杆旗、一佛二菩萨”等树景令人惊叹!素有“无松不奇、无树不美”的称谓。
灵空山旅游区处在太行、太岳山脉之间,山高壑深,自古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抗日时期,八路军总部和朱德、彭德怀等老一代革命家在武乡王家峪等地驻设,运筹帷幄,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威震中处的“百团大战”就发生在这一带,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纪念地之一。
灵空山的自然美景,有唐初与建历代修葺的圣寿寺、北魏至宋代积累的1300余尊南涅水石刻造像、八路军总部太行旧址、砖壁村古寺庙群、霍州元代署衙等主要景观组成了融自然风景、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为一体的旅游区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9-26 01:00    IP属地:未知

灵空山地处沁源县西北40公里处的五龙川乡,海拔Ⅱ800余米,山岩地质为寒武纪石灰岩,山岩之上为第四纪老黄土覆盖,适宜植物生长。因此,山中遍地长着浓密的林木,森林覆盖率达 85%-90%。由于构造运动强烈,地壳发生变异,大面积基岩裸露,深谷切割较深,山中心沟壑纵横,形成草沟、风洞沟、将军墓沟三条一步一景,胜境迭出的游览路线。这里层峦叠嶂,千松竞秀,共有20余处自然景观散布山中。灵空山原名“九顶山”,因佛事活动的增多而更名“灵空山”。让我们一同走进奇妙无比、幽静神秘的风景中,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对“灵空”二字有所领会。
威风八面的“九杆旗”,千百年来一直是灵空山的骄傲。它高达40余米,根部直径达5米,所积木材可装10辆卡车,经专家考察树龄在600年以上,被誉为“油松之王”,“华北第一松”门顺着田间小路可走到树下,请大家抬头向上看,它一茎出土派生夕乙枝,团抱簇拥直插苍穹,好似九面迎风招展的擎天旗帜,气势雄伟,,庞大的树冠遮天蔽日,好大一片阴凉。再从侧面观望,“九杆旗”又如—座蘑菇状的绿色山峰,它高高站立山顶,迎接每—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沿九杆旗脚下的石阶一步步向山下走。这里有一块伸向崖前小路的巨石挡在了我们面前。请大家低头、小心翼翼地弓腰从这块巨石下走过。再往前走几步后回头仔细端详一下这块怪石,它多么像一只张着大嘴的虎头啊,我们刚才好像从虎口中走出来厂。当地有一习俗,说过过虎口能避邪驱恶、可祛病延年。您.无意中穿过虎口,灵空山已为您降下吉祥,我们的旅途一定会非常愉快。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9-26 01:04    IP属地:未知

圣寿寺建在灵空山“半面佛”巨壁之下。当太阳初露东峰或皓月高挂唐王寨顶时,由寺庙正南方的南天门处,向着圣寿寺背后的巨崖观望礼拜,在霞光瑞气里,可以看见一个侧面须眉佛像展现眼前,可谓一大奇观。由于圣寿寺背崖临谷,受地势所限,院落从左至右横向排列,错落有致,既相互连通,又各建山门自成一体。步人寺内,于静谧旷邃中,缓缓瞻顾,如人清凉世界。
在东西厢房的南壁山墙上刻有字大如斗,遒劲凝炼的“感、应”二字,一个字体稍小的“有”字刻在“感、应”二字之中,极其和谐对称。心诚有感,有心则应,面对这绝妙的“感、应”二字,油然而生“未向神佛拜,先觉庙堂灵”的感觉。
中院五楹大殿供有“先师菩萨”和“四海龙王”像,先师菩萨为灵空山的首席供神,同时配有四海龙王掌管方圆百里的风雨阴晴。东西配殿则供有“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南殿供“大肚弥勒佛”、“四大天王”等。
在正殿东西山门的砖壁上各凿有一副对联,西侧为“峰影不随流水去,鹤声犹带夕阳飞”,以流畅的行书写就。东侧一联用仿金文和象形文写成,字体形象古朴,令无数游客驻足凝神。您能读出这副对联吗?好,我来告诉您答案,“山鸟不知名利客,野花犹献庙堂香。”也有人说“山鸟不知重利客,野黍犹献庙堂皂”。我们无须去考证它,因为无论如何,它都可以称得上是意境优美的楹联。
圣寿寺还有关帝庙、藏经楼、喜雨厅等建筑。喜雨厅后有一天然溶洞——龙泉洞。洞口半藏,洞内钟乳垂挂,怪石林立,幽暗的光线更为它增添了几分神秘。洞内有一泉,每逢暑期,泉水涌出,泉声叮咚,别有情趣。人们传说这是“显圣感应”,此话自然不可信,但它确实有几分奇妙。龙泉洞旁的崖缝中有一陡峭的石阶路,有152级台阶,步步向上,如登云霄之梯,这就是登云路,由此可通向菩萨阁。各位愿亲临感受一下吗?
此外,圣寿寺东、西侧各新建一院。西为“灵空山根雕展”、“灵空山与历代名人图片展”等展厅;东侧为“仙居旅社”,供游客住宿、休息,大家可在这里歇歇脚。借此机会,我再给您介绍一下圣寿寺周围的树木。相传,寺周围曾长有108株油松,—占称“一百单八将”,但历代的砍伐使油松仅剩下18株,人们便称之为“十八罗汉”。此外,这里还有4株云杉树,云杉属古生代树种,在北方较为罕见,据专家考证,它们分别为元、明、清、民国初四个历史时期种植,称“四朝云杉”。
圣寿寺向北为净身窑。净身窑是先师菩萨圆寂坐化之所,凿于唐末,距今已有1100余年。窑内原先供有先师菩萨的“包骨肉身像”,可惜已毁于十年浩劫中。现在供奉的是“先师太子泥身彩像”。建在半崖间的净身窑,通过一架木梯与下界连通,木梯高16米,堪称“三晋第一木梯”。据说在净身窑内虔诚祈祷,你的心境就会开阔,走出此窑时,你便是一个信心百倍的“新你”厂。正是这一说法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带着好奇与希冀,心惊胆颤地登上木梯,您有兴趣一试吗?
出寺院向东拾级而上即可到达茅庵。茅庵是送子观音的供殿,它选址独特,半隐半露,确是远离尘嚣、静心养性的好处所。整个建筑分上、中、下三层,单檐歇山顶。上层有小平台可供歇息,下层也有悬边平台,砖石花墙,可供观景、赏月。想象古人曾在这里面对如画的青山,弹琴、下棋,是何等惬意,何等自在。
向西顺山路而下,首先映人我们眼帘的是一座横架于东西绝壁之间的雄伟的木桥,这就是“峦桥”。面对它,您一定会被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峦桥始建于明代,全长14.5米,桥面宽4米,距地面丑3米,桥上木结构建筑为单檐歇山长廊,飞檐翘角,造型优美,其桥基部分由15根长17米的桥梁组成,上下浑然一体,结构坚固,相传这是鲁班暗中相助建造而成的。
紧靠峦桥的南山道边有两株相互并生、傲然挺立的油松,这就是“二仙传道”。神话传说,二仙传道原本是两位神仙下凡讲经说法后,临走时插在路边的两根松枝拐杖,因染了神仙的灵气,才长成今天这般潇洒超群,非凡脱俗。相隔不远有一“圣水泉”,是专供僧尼香客饮用的一眼圣井,其旁长有一株高大笔挺的“泉水松”,只要该松枝繁叶茂,圣水泉即永不枯竭。
草沟是沿峦桥往西而去的一条风景线。第一景点为“甘露泉”,泉边长满山花野草,尽管泉水不大,古时仍将它列为“灵空十景”之一。当地老百姓视之为祈雨、祛病的“神泉”。再往西走几十米,可见峭壁如铸似削,青藤悠悠垂挂峭壁之卜,再加卜河水潺潺,好一派奇美景观,人们给此景点定名为“绝壁垂藤”。草沟风景线绵延数公里,到处是秀峰奇洞、幽谷怪松,有龙潭虎穴\清虚谷、石浪屿等景点。漫步于这长长的山水画卷,定会使游人陶然忘返。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再前去参观。
折回峦桥,沿桥头南崖小路东行,走0.5公里左右到达仙桥。单拱石桥上,有棚式长廊3间,宽不过3米,结构简单,桥身坚固,站在桥上俯身下看,有一种身摇欲坠的感觉。相传很久以前,山下有五龙池,池内住着5条青龙。龙母因喜欢山中美景,常来此观赏并与灵空山的老和尚下棋。五龙王看不惯,念动咒语将两座大山往一起搬,正在与老和尚对弈的龙母见大山压来,忙从头上拔下金簪支住,才免一死。这根金簪就化作了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块长条石头,它顶在东西绝壁之间,上宽下窄,仿佛一抽走石条,两山就要合拢一样。龙母见儿子如此忘恩负义,一气之下将五龙王扯的四分五裂,扔于山中,化作各种形态的石头,如龙脊、龙胆等,成为灵空山的一景。
从仙桥出发,沿称作“十八盘”的山路行进可到东峰顶的东钟楼。相传,古圣寿寺的僧众常望着无路可至的东峰兴叹。后来,有个小和尚发现一只猛虎常从东峰下来喝水,于是尾随老虎爬过一盘又一盘,终于找到了通往东峰的惟一小路。有一首诗这样描写“十八盘”:“慢说羊肠险,行来此地看。九折险已极,那堪盘又盘。”可见其道路艰险。当然,我们今天所走的路比以前要宽阔多了。
“有客至东峰,危楼倚古松。欲通山寺信,先递数声钟。”这首诗描写的就是东钟楼,从东面人山只有东峰一条路径,古时香客至此都要先敲一下大钟,以通知寺院的僧众“有客人到”。钟楼为亭阁建筑,丹柱四立,四角飞挑,细致精巧,正中悬挂一口大钟,我们来敲一下,“噹——”钟声洪亮,余音回绕山谷,久久不绝。站在亭内极目四望,灵空美景尽收眼底。想躲也躲不开的是满眼的松树,有的如饱经风霜的老人盘旋蜿蜒,有的如害羞妩媚的少女俏丽万般,难怪灵空山素有“无松不奇,无树不美”的赞誉。
您看,那苍黄色调,如砌似削的是舍身崖,舍身崖南侧的峭壁上有5个相互连通的洞穴,传说,龙母就是在这里产下五龙的,人们因此而称它“五龙洞”。再往南,是孤峰突起,树木林立的唐王寨。相传,李世民曾领兵在此安营扎寨,当地百姓为纪念唐王便将此峰定名为“唐王寨”。削发为僧的李侃太子每每思念长安时,便登上此寨向西南眺望,遥寄思乡之情。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9-26 01:05    IP属地:未知

00000000000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35.48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9-26 01:06    IP属地:未知

景区简介
灵空山又名九顶山,在沁源县西北。灵空山方圆百里,中心处三座孤峰突起,如倒置的三只鼎足。深谷汇交处,形成一个巨大的空谷,如巨窟石井,宛若神工鬼斧开凿,是一处山、林、寺兼优的名胜风景区,有着古老的人文历史,奇险的自然胜景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是一处理想的避暑胜地。
景色特点
灵空山有茅庵、仙桥、峦桥、东钟楼等建筑。芽庵建于寺东崖畔石洞之中,曲阶而上,步步登高,庵中地净尘绝。这里是游者最感兴趣的地方,它凌空高建,半掩半露,入庵小坐,顿觉神清气爽。山上两人合抱的巨松数不胜数。著名的有“九杆旗”,堪称“山西巨松”,它一茎出土,派生九株,株株笔直挺拔。它们各有名目,有“二仙传道”,有“一炉香”,有“三大王”,有“一佛二菩萨”等,为灵空山增色不少。
风俗习惯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理发是介休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今日理发财运旺盛、好运不断”的说法,所以一般在农历二月二的时候,当地美发店一般爆满。
风味特产
杏花村汾酒、竹叶青酒、老陈醋、清徐葡萄、平遥牛肉、柳林红枣
交通概况
从沁源县城向西北行30公里即可到达
门票
30元/人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9-26 01:08    IP属地:未知

要去的话,你全陪吗?嘿嘿
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9-26 01:09    IP属地:未知

灵空山禅踪秘语  
   
  沁源县城西南10余公里处有一条季节河,这季节河称“柏子河”,西北东南流向,河的源头处即我们要讲的灵空山。灵空山虽然偏僻,地居太岳山脉的极深处,但它北通韩洪,南连岳阳(即今古县),西达霍州,东走沁源县城,历史上四向均有川路相接,加上唐末五代以后它的名声越来越大,所以对那些虔庄的朝山者来讲,走起来倒还方便。作为名山,灵空山的山川林油景致,自古至今堪称绝佳。尤其是此处的大川风光,更是有名有实,既多又好,比如古人曾经备加赞赏的五龙川、含宏川、苗维川、地肉川和水屯川等等,均是。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后人却把含宏川的名字改成了“韩洪川”,又将苗维川改作“猫尾川”,将地肉川改作“第一川”,通俗是通俗了一些,但多少丢失了一点古雅之气,倒使许多游览之人少了许多玩味琢磨的兴致。
  在公元九世纪末李唐王朝衰亡以前,灵空山这块地方还没有多少著名的故事和说道,恐怕连“灵空山”这个名字当时也未具备。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三月,19岁的唐僖宗李儇在一班权臣的阴使下,把自己的四哥李侃派到一片硝烟战火的古城晋阳(即今太原),去作战乱中的太原府尹和北都留守兼充河东节度使。但是没有人能想得到,李侃可能根本就未到任上,中途却遁入灵空山去作了和尚。这应该是灵空山作为历史名山的真正开始。熟悉灵空山历史的人们谁都知道,如果没有“先师菩萨”的到来,灵空山可能永远不会有后来的大名气。而一千多年以来,却有许多的当地人还不知道,所谓的“先师菩萨”原来竟是唐朝等20位皇帝唐懿宗的四儿子李侃。
  唐懿宗一生没有多大的政治作为,死的时候刚刚41岁。年纪不大,但儿女成群,后妃们为他前后生下了八位皇子和八位公主。到灵空山作了和尚的李侃因不是皇后所生,所以未能继承大统,而比李侃小很多的老五和老七因有个作皇后的母亲,故而都有皇位可坐,这就是历史上的唐僖宗与唐昭宗。新旧《唐书》本纪中讲唐懿宗这个人崇仰佛教,过于迷信,且在这方面用度极为奢靡。其三女儿同昌公主病死,他不但自制挽歌,让满朝文武辍朝送葬,而且还冶金为俑,用无数珍宝甚至活人殉葬。他在宫中与僧人一块唱经念佛,经常用御宴赏赐僧人,招待和尚时常一次即达万人以上。后人对唐懿宗四儿子李侃弃官不作而入灵空山削发为僧之事,多以为是由于唐末黄巢起义引起的战乱所促成,事实上可能并非只此一方面原因。看来,唐懿宗生前那样狂热地沉迷于佛教,应该对李侃后来的遁世出家也有相当的影响。
  唐懿宗四子李侃在灵空山出家一事,在新旧《唐书》中均无记载,而仅见于灵空山中碑石与当地方志类文献。也许正由于此,所以许多人都认为李侃出家灵空山只不过历史传说而已,故持不足为信的态度。其实,新旧《唐书》中虽然没有明写此事,但如详读《旧唐书》唐僖宗本纪中有关乾符六年纪事的话,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如《旧唐书》先记乾符六年三月朝廷“制以宁节度使李侃检校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等使”,而同样还是在《旧唐书》乾符六年八月纪事中,却已经另派“东都留守李蔚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三月到八月,仅仅五个多月的时间,显然李侃并未到任,无论从时间上或是地理上去分析,此种记述已经为李侃并未赴任而是到了灵空山作了某种旁证。
  灵空山的历代碑碣及其沁源当地的方志文献中,则对李侃其人(亦即民间传说中的“先师菩萨”)到灵空山出家作和尚以后的事情,有了较多的记述,虽然这种出自民间的记述常常带着浓浓的传说口吻,但它作为“口碑”,毕竟从另外一种角度弥补了正史记载的缺佚。
  历史上的灵空山名胜很多,如马跑泉、盖海洞、十八盘、仙桥、峦桥、五龙潭、唐王寨、马明王井、铁瓦寺、舍身崖、滴翠洞、净身窑和海泉寺、灵寿寺等等。其中大多都与李侃遁入佛门的经历有所瓜葛。像舍身崖两涧的仙桥,人们世代传说,最早此桥即李侃刚进山时用山中长石搭筑而成。再如东峡孤峰上的唐王寨,此峰高可万仞,四周全是刀削斧劈般的峭壁悬崖,但峰巅宽平约有10亩广阔。据说李侃时常攀上峰顶西望长安于此。
  据当地方志记载,灵空山及其附近至少有四座寺院的初建与李侃的到来有密切关系。这四麻寺院分别是灵空山峦桥附近的圣寿寺,韩洪镇的海泉寺,沁源县城南10公里处北石村的螺山寺和灵空山南麓的灵寿寺。其中第一座寺院原本并不称圣寿寺,因李侃--即先师菩萨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圆寂坐化在此,人们就习惯上称该寺为先师菩萨寺。圣寿寺的寺额是北宋端拱二年9公元989年)由宋太宗敕赐的。螺山与海泉两地,一山一泉,皆因李侃初到灵空山时曾将它们作为落脚卓锡(僧人在某地居留称为卓锡)之地,故后来均建有佛寺,并以原地名借作寺名。灵寿寺则是李侃圆寂之后,为了纪念李侃由唐昭宗在景福年间敕令建立的。这后三座寺院在唐以后各代曾有几次重修,一直到明中叶时仍然完好保留。
距沁源县城以西15公里处有所谓云盖山,云盖山上旧有“白侯庙”。据说这位“白侯”本是唐僖宗派出寻访李侃行踪的朝廷官员,但谁知此人找到灵空山后,不但未能将李侃劝归,到最后这位“白侯”自己竟然也在当地作了道士。这一则民间记载从另外一个角度使我们隐隐感觉到,李侃遁入灵空山作了僧人以后,极有可能是真正皈依了佛门而下决心不愿再暴露自己皇子的身份的。
  灵空山确实是一处幽静清雅之地。作为著名的负景名胜,这里的古松尤为知名。什么“一佛二菩萨”、“三柱香”、“二仙传道”等等,都是一些造型奇特的古松的名字。距圣寿寺不远,有一株树围长约5米,树身高至40余料的巨松,因为在它的主干之上后来又派生出九枝高插云天的茁壮新干,话多人就戏称此松为“九杆旗”。据知,这株“九杆旗”以其硕大的体魄,已成为整个华北地区的油松之王。
  近年来,以灵空山为核心建立了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沁源县人民政府在此接连举办过了数届避署节。古老的灵空山又在渐渐苏醒,蒙在她身躯之上的一层层神秘幕幔也在被人们轻轻揭开。灵空山将成为未来旅游者在山西最喜爱光顾的风景区之一。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09-26 01:11    IP属地:未知

太原有去的吗?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