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标致307论坛 >  新手司机的100个错误

发表于 2008-08-21 22:58    IP属地:辽宁

46 、洗车后不擦干
傻瓜行为: 一些新司机刚洗完车,还没来得及完全擦干,一脚油门就蹿了出去。
影响: 洗完车之后一定要擦干再上路,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认为湿润的汽车表面可以减少紫外线的伤害。其实恰恰相反,汽车表面的水珠就像聚光镜一样,不仅不会降低紫外线对汽车的伤害,还会有所增加,加快车漆的老化。
在中学的物理试验课上有这么一个简单的试验:把水滴在玻璃片上,用火加热,很快水就蒸发了,而在玻璃表面会留下一个干涩的痕迹,这个试验的结果证明水是有杂质的。
我们洗车的过程也是一样,虽然车漆表面的水是在阳光和风的作用下蒸发的,但会留下一个干涩的痕迹,而且这种痕迹很难清洗,从这个角度看,洗车带来的了完全相反的结果。所以洗车之后擦干再上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在冬天,不擦干汽车的危害就更明显,因为冬天不仅有来自阳光对汽车表面的威胁,寒冷的气温对汽车的影响更直接。湿润的汽车可能会冻住锁孔、车门、电窗、甚至还有关系到驾驶安全的刹车系统和轮胎。
另外,和频繁洗车一样,不把车擦干,汽车也经常处于一种湿润的状态,会增加汽车金属表面的氧化速度。所以汽车在清洗之后一定要擦干再出发。
正确方法: 方法很简单,就是洗车之后,把车身完全擦干再上路。擦干车漆最好使用专用的洗车布,这种产品最大的好处就是对车漆的磨损较小,而且在玻璃、金属表面擦拭之后不会留下痕迹。
             音响篇
47. 随意改装音响
傻瓜行为:自己改装音响
影响:如今很多地方都在流行DIY,甚至这种方式已经蔓延到了汽车音响。但汽车音响属于比较专业的改装范畴,如果随意改装很容易出现问题。
首先是CD的防尘、防震处理,专业的音响安装工艺要求很严格,不能安装在薄塑料板和纤维板上,那样容易产生晃动影响使用。根据CD设计时的规定一般有0°、45°、90°三个角度可以安装,不能随意倾斜安装。其次是线路的连接,不能让线路走脚垫和坐位下面,经常踩动会使连接线损坏。为了防止干扰要与车上电源线分开走线,而且要走原线道,如果接地线的CD机,地线要一定接实,否则地线悬空会烧毁CD机。
这些不过是音响系统安装方面很初级的问题,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功放与喇叭、机头的匹配;线路的电阻要求;各个喇叭的位置选定;播放效果测评等等都需要非常专业的施工队伍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自己动手安装的音响系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正确方法:因为音响改装是比较专业的操作,所以最好交给专业的音响改装店去完成,自己动手DIY也是存在风险的。
48. 高音量
傻瓜行为:开车时把音响的音量放到最大
影响:很多年轻的车主都喜欢把期汽车音响开的很大,用这种方式来刺激自己的情绪。这种方法也有很多弊端。
从音响本身考虑,高音量是造成音响过载烧毁的原因之一,经常这样使用会影响音响的使用寿命。另外如果没有足够的功率放大器支持,大音量并不会让音乐更加悦耳,而会让声音失真,影响播放效果。
从人的健康考虑,长期在高音环境中开车,容易引起听力减退、耳鸣、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心电图改变,也可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甚至产生听力损伤,导致噪声性耳聋。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司机需要时刻保持惊觉的头脑,注意周围发生的所有变化。特别是其它车辆提示的喇叭声,车内高音量的音响很容易干扰司机的注意力,甚至听不见警报的声音,所以车内的高音量也是非常危险的。
正确方法:为了确保音响输出的音质、避免瞬间电流过大,在调整音量时要由小至大慢慢加。喜好大音量的车主,在改装音响时要选用大功率的功放,让扬声器功率吃饱,以免烧毁扬声器,更可以保证音质。不过为了确保行车的安全和身体的健康,还是最好不要让声音过大。
49. 行车时看电视
傻瓜行为:开车时看车载电视里的节目
影响:如今车载电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里了,甚至很多经济型汽车也在中控台上加装车载电视,但在开车时看车载电视就很危险了。
高档轿车的车载电视几乎都是原装的,甚至设定好了播放程序,一般在开车的过程中,显示屏不会显示电视节目,顶多只能播放声音,除非是安装在司机头枕后面供后排乘客观赏的。但多数经济型轿车的车载电视都是后加装的,显示屏的位置也各不相同,有安装在中控台上的、有仪表板上的、有天棚上的、还有在挡光板上的,也有为后排服务安装在前排头枕上的,这些显示器几乎都不具备行车关闭显示的更能。如果在司机在开车的时候,被显示器吸引了视线忽略路面情况是非常危险的,这时非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甚至有交关部门统计,低头调整音响都会增加交通造事率。所以现在的汽车在设计时,把开车时常用的功能键都移植到了方向盘上,这也是为了减少双手离开方向盘造成的威胁。
正确方法:最好不要在司机可以看到的位置安装车载电视,比如安装在前排头枕上。如果理想的安装位置司机可以看到的话,或者司机也想在停车的时候享受一下车载电视的魅力,可以开通行车关闭显示器的功能,减少影响干扰司机注意力的元素。如果您装的显示器没有这种功能,那就只能靠司机的毅力了,不要在开车时打开电视。
50. 什么盘都放
傻瓜行为:车载CD什么盘都放
影响: 车载CD和我们平时家用CD一样需要精心的呵护,甚至因为车载CD的工作环境更复杂,条件更恶劣,更需要加倍的照顾。所以在平时操作中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不要强行插入光盘,因为现在的CD一般都采用吸入式设计,只需轻轻将CD放在入口处,CD会被自动吸入。如果将光盘强行推入,会损坏光盘。
另一方面,不要使用质量不佳的光盘,比如变形光盘、异型光盘、过薄或过厚的光盘、打空光盘等,都很容易造成卡盘等故障。甚至有些盗版光盘,盘面不平和坑纹刻蚀不均,在播放时这些隐患会造成光头读取速度跟不上,产生跳点,令声音断断续续,时间一长会损坏光头。这方面和我们平时用的电脑光驱差不多。
正确方法:首先要学会选择光盘,不该用的光盘不要使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短音或者有“哒哒”响声,最好停止播放,更换质量好的光盘。如果长时间使用这种光盘,会造成汽车音响的激光头过早老化、损坏。
为了确保CD的播放质量,光盘的日常维护也很重要,不要把光盘随处丢弃,以免划伤。更不要放在那些很脏的地方,这样会把大量的灰尘带到CD机里面。光盘的表面尽量不要用手摸,以免手上的油污粘在上面,影响CD的播放效果,甚至使用寿命。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12年老车第二次动手更换电瓶...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8-21 23:01    IP属地:辽宁

51. 停车不关音响
傻瓜行为:音响不用关,靠熄火拔钥匙给音响断电。
影响:根据不同车型,在停车不插钥匙的情况下,有些汽车音响是可以工作的。而另一些则需要钥匙处于通电状态,才能工作。不过在车主想要下车离开汽车的时候,一定要先关闭汽车上所有的电器设备,特别是音响。
就像电脑的正常关机,靠直接拔下钥匙,切断音响电源来关闭音响属于非正常关机。长期这样非正常关机,会影响电子产品的寿命。不过影响更大的还是在汽车启动的时候,因为熄火停车的时候音响没关,钥匙接通音响就会自动开启,而这时启动发动机,会瞬间造成音响断电,启动后又会恢复通电,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音响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为音响消耗了部分电流,所以打开音响着车,还会影响发动机的启动效果。
对于那些拔下钥匙音响让然处于工作状态的车型来说就更危险了,如果忘了关掉音响,在车主不在车上的时候,音响唯一的作用就是费电了。如果你的音响系统没有电池防耗保护装置,那就之能祈祷你尽早回到车上了。
正确方法:要养成熄火停车之前关掉音响的好习惯,上车后如果发现音响没有关,应该先关闭音响再启动发动机,启动正常后再打开音响。

52. Mp3最佳的选择
傻瓜行为:能播放MP3就不用光盘了。
影响:如今的车载CD兼容性越来越广CD、MD、VCD、DVD、MP3什么盘、什么格式都能放。所以有人认为能播放MP3就行了,这种文件的歌曲内容多、不怕震动,其它光盘都可以“下岗”了,其实并非如此。
首先各种格式的文件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很难全部取代的。比如MP3虽然好处很多,但它属于压缩格式,虽然增加了音质处理电路,但音质仍不如CD;VCD虽然音质较差还不如MP3但可以携带视频图像;DVD的音质最接近CD,图像效果也很不错,但和CD相比还是有差距;MD的音质与CD相差不大,但声音稍微有些硬。
另外自己喜欢的音乐不一定就正好是MP3格式,兼容性可以接受各种音乐素材,让你的视听范围更加宽广。
正确方法:各种格式的音乐都会有所不同,一般是CD的音质最好、MP3容量最大抗干扰强、DVD的音质图像效果都不错,所以不要只选择一种音乐模式来排斥其它。至于个人怎么选择还要看个人的喜好和车载音响的特点,不好一概而论,总之要尽量保证音响系统的兼容性,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欣赏个性的音乐。


53. 在颠簸的路面使用CD
傻瓜行为:在颠簸的路面上还播放CD
影响:车载CD和普通的家用CD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车载CD要面对震动和灰尘的考验,而作为高精度的电子影音系统,车载CD对播放环境的要求有非常高,强烈颠簸时光盘容易错位甚至被卡住。由于CD的激光头,要求工作状态平稳,在震动中光盘与激光头的撞击可能会损伤光头,所以震动是CD机的大忌。
再有颠簸路面产生的震动还会激起车厢内的尘土,如果CD经常在这种灰尘很大的环境里工作,同样容易出现故障,缩短使用寿命。
另外,强烈的震动还会引起功放瞬间功率的变化,甚至烧毁功放,所以颠簸路面对车载音响系统,特别是CD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正确方法:不要在颠簸的路面收听CD机,更不要做更换光盘的操作。如果是短小瞬间的震动可以不关闭音响,但在通过颠簸路面时一定要减速慢行,以减少汽车的剧烈震动。如果音响旁水杯支架上有饮料,更要让车保持平稳,避免震动和急刹车。以免饮料洒到音响上,汽车音响时电子产品,如果有水洒上会造成电路的短路故障,甚至烧毁音响主机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如何让你的车机能跑Google Maps...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8-21 23:03    IP属地:辽宁

                   清 洁 篇
54. 擦拭灰尘
傻瓜行为:用毛巾直接擦拭汽车表面灰尘
影响:汽车停放在户外,肯定会落上很多灰尘,每天去专业的地方洗车对多数车主来说没有必要,所以很多车主就随车带上几块毛巾,发现汽车落灰之后,及时清除。其实这种随时清洁汽车的意识是好的,但方法并不正确。
当汽车表面满是灰尘的时候,直接用毛巾擦拭,和用砂纸直接擦车的效果差不多,在毛巾和车漆之间的沙土,会起到砂纸的作用,不管用湿毛巾还是干毛巾都是一样的。甚至很多车主比较常用的油蜡掸子也是一样的,就算暂时达到了清洁的作用,表面也没有明显的伤痕,可长期这样操作会大大影响车漆表面的光泽度,影响汽车的美观。
正确方法:汽车表面清洁的最好方式还是用水,水可以冲开沉积的灰尘,在水流的作用下,灰尘可以顺利离开汽车表面,而且和车漆发生摩擦的影响很小。洗车使用的海绵也有讲究,中高档汽车美容店使用的是低密度的海绵,此种海绵在擦拭期间能藏更多的沙,减少漆面“花痕”的产生。同时,运用海绵的时候不能用力压,这样容易造成纵横交错的漆面“花痕”。为了增强车漆的耐磨性,可以定期为汽车做打蜡、封釉处理,这样可在车漆和空气之间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灰尘对车漆的伤害。
55. 频繁洗车
傻瓜行为:为了清洁,每天洗车
影响:洗车是汽车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汽车清洁方式,但有些爱清洁的朋友每天都要为爱车彻底清洗一遍甚至几遍,这就是频繁洗车了,其实这种频繁洗车的洁癖对车的健康没有好处。
首先洗车是耗费精力、时间和金钱的事,只要达到了清洁的目的,不至于影响个人和汽车的形象,没有必要在这里消耗太多。
另外,洗车也是有磨损的,就像前面我们说过的用毛巾擦车一样,用水清洗虽然可以适当缓解这种现象,但也是有磨损的。再有汽车在打蜡或者封釉之后,在车漆上会形成一种保护膜,阻止紫外线的照射、空气的氧化和灰尘的磨损,频繁洗车很容易破坏这种保护层,丧失了汽车美容的效果。
频繁洗车还会让汽车经常处于一种湿润的状态,特别是那些阳光不能照到、毛巾擦不到的死角,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会加快金属的氧化反映。所以洗车也要有节制,不能过于频繁。
正确方法:洗车是不应该有明确的周期, 车主应该根据天气、汽车美容情况、汽车行驶路况和出行的目的等条件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洗车计划。晴朗的天气自然最适合洗车了,但晴天时汽车不容易脏,可以适当延长洗车的周期。雨天或者雪天就不太适合洗车,不过为了保持清洁在雨停之后,最好及时洗车。汽车经过打蜡、封釉等美容处理之后,也可以适当延长汽车清洗的周期,以保护汽车美容的效果。在乡村土路或者长途驾驶之后,汽车一般会比较脏,及时清洗也是必要的。如果是接送贵客之类的重要场合,出车前做好清洗工作当然也是一定的。所以洗车的时机最好自己灵活掌握,不要被规定限制住了。
56. 简易脚垫
傻瓜行为:为了保持车内的清洁,使用简易脚垫。
影响:脚垫是很多汽车上的必备用品,它的主要目的是囤积鞋上带来的尘土,清洁时直接清洗脚垫就可以了,不用再趴在车座上为脚下的尘土发愁。有些司机贪图省事,干脆脚垫也弄成一次性的,清洗时直接扔掉就可以了。
其实这种产品是非常不安全的,它的主要威胁来自对脚踏板的干扰。普通手动挡车型,司机脚下有离合、刹车和油门三块踏板。一次性的脚垫很薄,比较软,在司机的脚下很容易就滑到踏板的位置。如果滑到踏板下,会影响踏板的行程,影响制动、离合的效果,这是很危险的。如果滑到踏板上面,同样会干扰脚下的操作,在危机情况下,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就是普通的脚垫和地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脚垫会往前窜,有些地胶长期使用,也会有翘边的现象,甚至可能会搭到脚踏板上,影响正常操作。
正确方法:不管是什么样的舒适性产品,都不能以威胁正常行驶为代价,所以在车主选择脚垫、地胶等产品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产品。为了安全司机最好不用脚垫,特别是一次性的脚垫更不能用。如果地胶出现开裂问题,一定要及时补救,特别是司机脚下,这里不仅关系到美观问题,同样关系到汽车操控的安全性。
57. 冷水洗车
傻瓜行为:用冷水直接冲洗车辆。
影响:用冷水洗车,对汽车的影响主要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冬天气温很低,钢铁结构的汽车本身就是热的良导体,冷水浇到汽车上,马上就会冻成冰,不仅很难达到清洗的效果,冰块甚至会弄伤车漆。洗车时汽车表面的冰膜还很难清除,这些冰随时可能冻住门锁、车门、雨刷等。在轮胎和刹车系统上的冷水也很快会结冰,轻则影响汽车的启动和刹车效果,重则可能导致刹车失灵,
另外,在夏天,冷水洗车对汽车同样不好,这里说的不好是刚刚在烈日下跑完的热车,用冰冷的地下水直接冲洗会因为瞬间降低汽车的表面温度,引起汽车金属部分的热胀冷缩变化,这不仅是金属产品的大忌,就是轮胎这样的橡胶产品也会因为忽冷忽热而“感冒”。所以在极冷或者极热的情况都要谨慎使用冷水洗车。
正确方法:冬季,当气温低于冰点的时候,尽量不要用冷水洗车,在北方地区的城市里,冬季的温水洗车还是挺普遍的。如果在没有温水又非要洗车的时候,可以利用路边的积雪,雪水洗车一般不会产生结冰的情况,不过一定要用没有污染过的雪,带有融雪剂的雪是千万不能用的。在夏天,尽量不要让处于高温状态的汽车直接和冷水接触,可以在洗车的地方稍停一会,待发动机、轮胎和汽车本身的温度有所下降,再洗车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58. 洗车不擦干
傻瓜行为:汽车洗完之后,不擦干。
影响:洗完车之后一定要擦干再上路,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认为湿润的汽车表面可以减少紫外线的伤害。其实恰恰相反,汽车表面的水珠就像聚光镜一样,不仅不会降低紫外线对汽车的伤害,还会有所增加,加快车漆的老化。在中学的物理试验课上有这么一个简单的试验:把水滴在玻璃片上,用火加热,很快水就蒸发了,而在玻璃表面会留下一个干涩的痕迹,这个试验的结果证明水是有杂质的。我们洗车的过程也是一样,虽然车漆表面的水是在阳光和风的作用下蒸发了,但会留下一个干涩的痕迹,而且这种痕迹很难清洗,从这个角度看,洗车带来了完全相反的结果。所以洗车之后擦干再上路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在冬天,不擦干汽车的危害就更明显,因为冬天不仅有来自阳光对汽车表面的威胁,寒冷的气温对汽车的影响更直接。湿润的汽车可能会冻住锁空、车门、电窗,甚至还有关系到驾驶安全的刹车系统和轮胎。另外,和频繁洗车一样,不把车擦干,汽车也经常处于一种湿润的状态,会增加汽车金属表面的氧化速度。所以汽车在清洗之后,一定要擦干后再出发。
正确方法:方法很简单,就是洗车之后,把车擦干再上路。擦干车漆最好使用专用的洗车麂皮,这种产品最大的好处是对车漆的磨损较小,而且在玻璃、金属表面擦拭之后不会留下痕迹。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新手更换722.9变速箱ATF油全过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8-21 23:07    IP属地:辽宁

59.下雨后不及时洗车
傻瓜行为:雨停之后,汽车还不清洗。
影响:下雨天是汽车最容易脏的时候,雨过天晴之后,很多汽车还是脏兮兮的在跑,一般司机认为大雨虽然过去了,但有些路面还有积水,在路上还会弄脏车身,索性不去洗车了,即省时间又省钱。
其实雨后及时洗车不仅是因为车脏,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保护车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水滞留在汽车上本身就不太好,况且还不是平时洗车的净水。雨水中还含有很多酸性物质,这些物质对车身和漆面都有严重伤害,如果不及时处理,久而久之,车身会失去光泽影响美观。
正确方法:下雨时,最好也能为爱车找个可以避雨的地方,因为它和我们一样需要关心。如果汽车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帮你“洗”了车,最好自己再清洗一遍,防止酸性雨水对车身的伤害。另外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打蜡,它可以让车漆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让雨水不能和车漆直接接触,达到防止雨水腐蚀的目的。要想达到更持久的保护效果,还可以进行封釉处理,它和打蜡的效果类似,但时间更长久,防止漆面褪色老化的效果更强。为了快速让发动机舱保持干燥,还可以打开引擎盖让风吹一吹,让那些角落里的水分尽可能快的蒸发掉。
60. 不清洗底盘
傻瓜行为:洗车只洗表面,不洗底盘。
影响:很多车主都习惯自己清洗车辆,工具就是一只水桶、一块抹布,再加上一桶水,这种方法即可以节约开销又可以锻炼身体,是件好事。但这种清洗的弊端是不能清洗到汽车底盘,不要以为底盘是个不影响美观的地方就无足轻重,其实这里是工作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最需要照顾的地方。
底盘上的泥水,如果不及时清洗,长时间滞留在底盘上,会对底盘带来严重腐蚀。在雨天,雨水不可避免地会溅到底盘上。特别是那些没有底盘保护壳的车型,雨水会渗到底盘里,附着在车架、电极等地方。弱酸性的雨水腐蚀性可能一时半会感觉不到,但时间长了车架就可能锈迹斑斑,甚至会加速电瓶电极的老化。另外,汽车底盘如果携带了太多的泥土,会增加车重,影响汽车的操控增加油耗。
正确方法:为了防止泥水对底盘的侵蚀,最简单的方法还是多去专业的地方洗车,专业的高压水枪可以彻底清除残留在底盘上的淤泥,防止他们对汽车的腐蚀。对于底盘的防锈、防腐处理最佳的方式还是“底盘封塑”。车辆的底盘出厂都经过良好的防锈处理。但通过夏季高温的烘烤、冬季融雪剂的腐蚀、乡间公路上沙石的撞击、酸雨以及海边盐雾的侵袭,这些钢筋铁骨的底盘也会伤痕累累、锈迹斑斑。而底盘封塑不同于一般的防锈处理,是将一种高附着性的柔性橡胶树脂喷涂在底盘上,使底盘与外界隔绝,达到防腐、防锈、隔音的功能,延长车身寿命。
61. 用雨刷器干刷
傻瓜行为:用雨刷器干刷玻璃上的灰尘。
影响:挡风玻璃是比较容易脏的地方,而这里又是必须保持清澈透亮的地方,所以雨刷的作用不能忽视。而有些车主平时不注意雨刷的保养,甚至没有了玻璃清洗液就直接让雨刷干刷,这样很容易损伤雨刷片。雨刷片是由柔软的橡胶制成的,而且很薄,如果挡风玻璃玻璃上有坚固的东西,很容易造成雨刷片的损伤。
雨刷器中的水最好不要使用普通的水做清洁液。很多车主的雨刷器,都是因为冬季使用普通的水做清洁液的时候,被冻坏的,这样的损失实在不应该。而且用水容易留下清洗的痕迹,很难达到理想的清洁效果。
伤残的雨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会伤害到挡风玻璃,特别是老化变硬的雨刷,会因为雨刷局部的缺残让雨刷骨变形,导致金属部分直接接触到玻璃上,而划伤玻璃。长时间使用会让挡风玻璃上出现一道弧形的划痕,很难修复,造成严重的损失。
正确方法:应该选用专业的清洁液,这样可以去掉橡胶磨损的印记,同时对玻璃表面的油污也有非常好的清洁作用,增强抗冻耐寒效果。如果挡风玻璃上有坚固的东西,切不可直接用雨刷硬刷,以免造成雨刷片的局部受损,导致雨刷器刮水不净。在冬季使用时,应先用冰铲清理挡风玻璃表面的冰碴和积雪,以免加重雨刷的负担。如果在暴雨中行驶,就算你的雨刷效果再好也要注意安全,最好可以休息一会再走。
62. 频繁打蜡
傻瓜行为:为了保护汽车,频繁的打蜡。
影响:打蜡是一个保护汽车车漆的好习惯,它可以在汽车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隔绝空气、紫外线和一般灰尘的侵害。但有些车主认为打蜡的次数越多要好,车蜡越贵越好,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汽车打蜡就像人要美容用护肤霜一样,护肤霜用多了不仅达不到美容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给汽车打蜡也是一样,频繁的打蜡不仅不会让汽车更亮丽,反而会增加油污、灰尘的附着力,增加清洗的难度。
另外,频繁打蜡还会直接增加汽车维护的成本,对于普通的车主来说,根本没有必要浪费这一部分时间、精力和资金。
正确方法:至于多长时间打一次蜡才是最理想的,其实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由于车辆行驶的环境、停放场所不同,打蜡的时间间隔也应有所不同。一般在车库停放,多在良好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每3-4个月打一次蜡;露天停放的车辆,由于风吹雨淋,最好每2个月打一次蜡。当然,这并非是硬性规定,一般用手触摸车身感觉不光滑时,就可再次打蜡。
打蜡前最好用洗车水清洗车身外表的泥土和灰尘。切记不能盲目使用洗洁精和肥皂水,因其中含有的氯化钠成分会侵蚀车身漆层、蜡膜和橡胶件,使车漆失去光泽、橡胶件老化。为确保最佳的上蜡效果,应在阴凉处给汽车打蜡,保证车体不致发热。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车蜡的附着性变差,会影响打蜡质量。上蜡时,应用海绵块涂上适量车蜡,在车体上直线往复涂抹,不可把蜡液倒在车上乱涂或做圆圈式涂抹;一次作业要连续完成,不可涂涂停停;一般蜡层涂匀后5-10分钟用新毛巾擦亮,快速车蜡可以边涂边抛光。车身打蜡后,还要注意在车灯、车牌、车门和行李舱等处的缝隙中会残留一些车蜡,使车身显得很不美观。这些地方的蜡垢若不及时擦干净,还可能产生锈蚀。因此,打完蜡后一定要将蜡垢彻底清除干净,这样才能得到完美的打蜡效果。


63.洗车只洗车外
傻瓜行为:洗车只洗车外,忽略车内的清洁。
影响:我们通常理解的洗车都是拿着水枪对汽车的表面进行一下处理,特别是自动的洗车机,根本不会理会车内的卫生。由于形成了习惯,很多司机也认为车内不用清洁也是正常的。其实车内更需要清洁。因为车外的清洁除了保护车漆,主要的效果还是为了美观,而车内清洁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健康,这和美观比起来那个更重要就不用再强调了。
车内清洁的第一个任务是要清除车内的灰尘,因为车内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而且在这个空间里的人员密度还很高,车内的尘土会在风和震动的作用下,变成可吸入颗粒物,直接影响到车上人员的健康。所以灰尘是车上第一个需要清除的东西。
另外现在的家用车和房子一样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一番“装修”,这样在车内就会留下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果不及时清除对车上人员的危害会很直接。在夏季,由于气温等因素车内比较容易滋生各种病菌,所以对车内空间进行消毒除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特别是在座椅、空调出风口、中控面板和各处死角,都是威胁的根源。
正确方法:其实车内的清洁比车外还要复杂,因为车内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材质制成,而且各部位的清洁重点也不一样,所以清洁的难度也就更大。首先车内清洁不能只用一种清洁剂和保护品。由于车内各部位材质不同,应注意选择使用不同的清洁剂。碱性过强的清洁剂会浸透绒布、皮椅、顶棚。专业的做法应该是选择PH值不超过10的清洗液。在车内清洁完成后,还要在仪表台和皮椅上涂一层保护剂。防止皮革褪色,并能使皮革恢复弹性与光泽。对于专业车内美容来说,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杀菌、除臭。用专用的杀菌剂喷涂在皮椅、脚垫或儿童、宠物等遗留的污物上,其内部的酶产生分解臭源的“黄色葡萄球菌”,能彻底清除异味和细菌的滋生,只有这样清洁的车辆才是真正干净、卫生的可靠车。
64.忽略发动机清洗
傻瓜行为:洗车只洗表面,忽略发动机的清洁
影响:汽车的清洁不只是我们平时说的洗车,平时洗车接触不到的地方比如发动机,同样要保持清洁。但很多车主都忽略了这个环节。
平时经常听到汽车自燃的事故,一个是因为电路的问题引起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发动机舱囤积了太多的油污,在发动机的高温下产生了自燃。这是发动机表面不清洁带来的最直接的危害。间接它还会影响到发动机的散热、美观、运转等,所以发动机的表面和汽车的表面一样需要经常清洗。
发动机的清节和其它部位不一样,它还包括内部清洗。发动机内部的清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清除积炭。积炭主要是由于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在气缸中没有充分燃烧形成的,积炭又反过来干扰到气缸内的燃烧,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油耗。所以积炭要定期清除。
正确方法:发动机舱的清洁最好不要使用高压水枪完成,热车的情况下用冷水高压冲洗,会导致发动机温度急剧下降,有可能造成油封渗油,严重的话可能会发生缸体破裂。而对于车的电器部分,有可能造成进水而短路。建议最好购买专业的发动机清洗剂,这种专业清洗剂不仅有很强的去污能力,而且对于油管以及橡塑胶件没有伤害。至于发动机的内部清洗只有专业维修厂才能完成,现在的发动机清洗一般不用对发动机进行分解,只要用专业的仪器接上进排气就好了。如果您觉得自己的汽车马力不足、加速不快就可以到维修站检查一下,如果是积炭在作怪,不妨也清洗一下。
65.忽略水箱清洗
傻瓜行为:根本不知道水箱也需要清洗
影响:水箱和发动机一样,都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清洁内容。水箱外部的清洁一般集中在春夏交接之际,因为经过一年的使用,汽车的水箱部位会堆积很多灰尘,甚至树叶、塑料布等,特别是经过了柳絮纷飞的季节之后,柳絮会大量堆积在水箱上。而水箱的工作目的是用来冷却发动机的,这些堆积物会大大影响水箱的冷却效果,甚至造成高温引发发动机故障等。所以在汽车高温考验的夏季来临之前,汽车应该做一次水箱外部的全面清洁。
水箱的内部是和发动机连通的,这里流淌着发动机循环过来的冷却水,如果你的汽车冷却系统,使用的是普通的自来水做冷却介质,会导致发动机水套和水箱壁上沉积水垢。由于水垢的导热性能差,会造成水箱散热不良,甚至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因此当发现水箱的冷却效果不太理想的时候,必须及时清除水箱中的水垢。
正确方法:水箱表面的清洁和其它地方不太一样,因为水箱清洁要采用高压气泵,用高压空气吹出缝隙中的杂质,而不是一般的用水清洗。这种清洁方式最好找到不妨碍别人的空地上,以免吹出的灰尘形成二次污染。对于内部的清洗主要是清除水箱壁上沉积的水垢,清除水箱水垢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即通过酸性或碱性物质与水垢作用,使水垢转化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被清除。在选用酸或碱溶液时,应考虑水垢的性质、清除水垢的效果,以及对清洗件是否有腐蚀作用等因素。要避免水垢的产生,就要注意水箱冷却液的选用。好的防冻液不仅是低凝点,而且能抑制泡沫、防锈、防电解和防水垢等等,所以建议车主最好使用专业的冷却液。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用几块钱 就能解决一个烦恼...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8-21 23:08    IP属地:辽宁

                    空 调 篇
66. 长时间使用空调
傻瓜行为:长时间使用空调制冷。
影响:空调是汽车上最长用的部件,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使用空调为汽车降温是无可厚非的,但长时间的使用空调制冷就存在问题了。
空调是汽车上的耗能大户,在同样的行驶速度下,每百公里将增加2-3升燃油。长时间的使用会大大增加汽车的油耗,在这个已经出现了油荒的年代,节油几乎是所有有车族的必修课,所以尽量不要长时间使用空调,这样不仅节约了个人的开销,同样也是节约了世界的能源消耗。另外长时间使用空调还会使冷凝器压力过大,这会对制冷系统造成损耗,影响空调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添加冷却介质。因为空调占用了部分能量,所以在使用时会影响到汽车的动力输出,特别时对于小排量汽车,会非常明显。所以尽量不要长时间使用汽车空调。
正确方法:每次使用空调时间不宜过久,如果车内温度已经达到舒适的温度,就可以把空调关掉,隔一会儿再开。在冬天,空调的热量主要是来自发动机的热量,在热车状态下,几乎不会增加油耗。而且也不会增加发动机的负担,所以可以放心使用。
67. 长期不用空调
傻瓜行为:长期不用空调
影响:长时间使用空调是有很多负面的影响,但长期不用空调会影响到什么呢?空调和所有的电子、机械类的产品一样,长期空闲下去会诱发很多病症,比如长时间不用空调会导致其橡胶圈老化;空调内部各部件上的润滑油也会变干;各通风管道会沉积灰尘等。所以定期启动空调能让各部件接受润滑油的润滑,维持良好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正确方法:为了让空调一直保持一种最佳的工作状态,在冬季空调也最好每周启动一次。工作时间不用很长,一般2-3分钟就可以了。另外,汽车空调在夏季到来前必须要进行维护,如通过储液罐检查制冷液及空调滤芯是否过脏、散热器是否有异物等;同时首次使用空调时,应注意观察空调系统是否有异响、异味等,如正常也不要正常使用,应运转约2-3分钟后关闭空调开关,约5分钟后可再次启动。在清洗空调通风系统时,不妨检查空调出风口的温度,如在8℃-12℃属正常,如果温度偏高要到服务站检查。在驾驶过程中突然发现空调不工作或发动机水温上升太快应及时停车检查,以免出现发动机内部机械故障。
68. 停车使用空调
傻瓜行为:熄火停车时使用空调。
影响:空调是汽车上最人性化的设备之一,不管什么时候,在车里你都能感到四季如春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是要付出代价的,特别是在夏天,不仅要支付多余油耗带来的费用,更要注意空调使用的时机。熄火停车的时候使用空调就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停车时使用空调还会消耗蓄电池大量的电,因为汽车蓄电池是靠发动机的运转来充电的,在熄火停车状态下,空调消耗了太多的电量会引起电瓶亏电,造成车辆无法正常启动,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算用怠速状态使用空调也尽量时间不要太长。有的车主为凉快,关紧车门窗,打开空调在车里休息,这样极易导致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而中毒。
正确方法:每次停车后应先关闭空调再熄火,在熄火停车状态最好不要使用空调,怠速状态使用空调时间也不要太久。而且要保证车内的通风,不能在车里睡觉。如果发生蓄电池亏电现象,可以用朋友汽车上的电池把正负极和你汽车蓄电池的正负极连好,帮助启动,启动之后充分充电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69. 先开空调后着车
傻瓜行为:上车之后先打开空调,然后在着车。
影响:炎热的夏天,谁不想一下就钻进凉爽的汽车里,可在停车场上的汽车往往事与愿违,钻进车里的感觉更像进了桑拿间,所以有人上车之后就先打开了空调,让空调迅速降低车内的温度,这样做是非常不科学的。
首先在停车时开空调就是不科学的,这点我们在前面刚刚介绍过,在空调开启状态下启动汽车,发动机会带着空调的负荷启动,这样的高负荷会损伤发动机。另外,空调的运行还会分担蓄电池的电流,让启动机不能正常工作,造成启动不畅。
正确方法:上车后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启动外循环,把热气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为了减少发动机的磨损,最好在着车2、3分钟之后再开启空调,这样可以保证在发动机的最应工作状态完成带空调的任务。另外,不要频繁开启和关闭空调,以防损坏空调系统。在到达目的地(停车)之前几分钟关掉冷气,稍后开启自然风,在停车前使空调管道内的温度回升,消除与外界的温差,从而保持空调系统的相对干燥。避免因潮湿造成大量霉菌的繁殖。
70. 空调不需要保养
傻瓜行为:忽略空调保养,没出问题就可以用。
影响:汽车需要定期、定时保养是所有的车主都知道的,但多数车主都忽略了空调的定期保养。中国地域广阔,不管是风沙肆虐还是柳絮飘飞的天气,空气中的杂质都会沾在空调的滤清器上,长期下去很容易发生霉变,滋长细菌,使空调产生霉味。
长期不使用的空调还会在风道、风机、出风口等地方沉积很多灰尘、污垢,如果空调没有经过清洗、保养,这些污垢就会随着风被吹到车内,并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损害,或者引起过敏反应,直接影响乘员的健康,并且空调系统本身还会出现制冷效果差及出风量小等故障。
另外定期保养还要检查制冷剂的含量、润滑情况、电路老化等情况,这些都是保证空调正常运转的检查和保养,所谓“三分治、七分养”对于汽车也是一样,只有合理的保养才能让汽车空调运转的更平稳、更长久。
正确方法:空调滤清器要定期更换,一般情况下每5000公里或3个月对空调滤清器进行一次清洁,每20000公里或12个月更换空调滤清器。这样就保证您可以享受到清爽干净的汽车室内环境,也确保您的身体健康。另外,冷凝器也要定时清洗,而且要将水箱拆下来,清洗才能彻底。

[每日热点]:【故障报告】这些年途安在路上出的故障记录...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8-21 23:11    IP属地:辽宁

71.只开内循环
傻瓜行为:为了让冷风循环,空调只开内循环。
影响:在炎热的夏天,很多车主习惯一进车内就打开空调的内循环,认为这样可以让车厢内温度下降得快一点,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大家都知道夏天户外的汽车里就像“蒸笼”一样,刚上车的时候,车内的温度要比车外的温度高很多,所以开内循环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另外,内循环是空气在车内封闭空间内的循环,车内的含氧量会不断下降,而且如果汽缸中的汽油燃烧不完全,发动机未燃烧尽的一氧化碳也可能漏进车厢内,因此车内的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前面我们提到过不能开车空调在车里睡觉就是这个道理,呼吸氧气是健康的基础,所以贪图凉爽的朋友不要只用内循环,为了健康可以多开外循环。不过标准没有绝对的,尽量不要在车外空气浑浊的使用长时间使用外循环,这样同样会让不干净的空气吹到车里来。如果车上有天窗建议使用,因为天窗是负压,既可以达到换气的目的,又不会吹进过多的灰尘。
正确方法:刚进入车内的时候,应该先开门、开窗通风片刻,再上车启动。行驶一段路程之后在开启空调,关闭车窗,并开启外循环。等车厢内温度下降之后,再换成内循环。内循环也不要长时间使用,在使用一个小时左右,可以换成外循环或者直接开窗通风换气。
72. 风向不用调
傻瓜行为:空调的风向从不调整。
影响:很多人在使用汽车空调的时候都是打开开关,就可以了,他们忽略了空调风向的调节。
空调一般有风量调节、出风口分配调节、温度调节、风向调节和制冷压缩机开关几个控制功能,车主最常用的就是风量和制冷压缩机开关,这也是让空调制冷的两个必须手段。可如果忽略了其它几个开关的调节,空调同样很难达到最佳的制冷效果。
空调吹出的空气一般是冷和热两种,这两种空气有着完全不同的特性,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如果在制冷的时候,你要冷风从下面吹出来,就很难影响到车内上部的空气,达不到制冷的效果。而普通车型上的手动空调,温度调节只是用来调节暖风的循环水量的,通过这种调节可以在热风状态减少热量的释放,如果在制冷的情况下打开温度调节功能,是通过暖风来干扰压缩机的制冷,这种方式即浪费能量的消耗,又达不到调节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慎重使用。
正确方法:首先调整空调的出风方向,开冷气时将出风口向上,开暖气时将出风口向下。除了出风口的百叶窗调节,还可以通过风道的选择来达到这种效果,比如吹冷气时使用吹玻璃的通道,吹暖风时选择吹脚下的通道,当然不管选择什么通道,仪表盘正面的出风口都会有风吹出,只是风量的问题。还有就是温度调节的选择,在吹冷气的时候,可以一定让温度控制在最低位置,在吹暖风的时候,可以适当用温控开关调节,不过尽量把温度调节到最热的位置,用风量、开窗、出风方向等调节来调整车内的温度。

[每日热点]:【新车】沃尔沃XC60用车体验 ...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8-21 23:14    IP属地:辽宁

暂时就找到这些
明天有时间在找找
还应该有
第7章 安全篇
第8章 加油篇
第9章 养护篇
附录:新手司机省油宝典

如果有TX找到的话 跟帖 贴上啊
愿我们这些新手TX迅速的成长起来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原来爱车爱改装也是一场轮回...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8-21 23:25    IP属地:福建

学习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万公里坦克300 保养只花75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8-21 23:36    IP属地:未知

很有用,谢谢LZ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静态赏析 实拍丰田锋兰达...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8-22 00:20    IP属地:未知

等你帖齐了,我再收藏。谢谢!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宝马的新7系 驾驶轻快又稳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